【資料圖】
8月13日訊(記者張劍雯)自獲批全國氣候投融資試點后,太原市圍繞試點支持的應對氣候變化減緩和適應范圍,梳理出降碳、去碳、提升碳匯等應對氣候變化的六大工程。
調整產業結構降碳工程。以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為方向,實施一批產業結構調整重點項目。其中,有太重搬遷等一批城市重大布局調整項目,煤炭、煤電、焦化、鋼鐵、化工、建材等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項目,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節能環保、再制造、信創等新興產業培育項目,零碳產業示范園區創建工程。
優化能源結構去碳工程。以提高能效、提升清潔能源供給能力、優化能源消費結構為方向,實施一批優化能源結構重點項目。其中,有風電光伏發電、地熱能利用清潔供熱示范、抽水蓄能和儲能技術示范等低碳能源基礎設施,農村清潔取暖散煤清零、交通體系電氣電動化改造、建筑節能改造工程等能效提升和節能項目。
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工程。以高碳產業環境治理為重點,組織實施一批協同減污降碳重點項目。其中,有焦化、水泥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業爐窯深度治理,重點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源治理,大宗貨物專用鐵路建設,城鎮污水深度處理回用,農村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工程。
資源循環助力減碳工程。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為方向,實施一批資源循環助力減碳重點項目。其中,有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分揀體系,廢舊物資回收網絡,二手商品交易和再制造產業基地,大宗工業固廢利用基地,環衛產業示范基地續建工程。
基礎設施增強韌性工程。以優化城市發展空間、改善人居環境、增強城市韌性為導向,以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為目標,實施一批增強城市韌性、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點項目。其中,有地表水供水能力提升,海綿城市和河湖連通,高效節水與非常規水資源利用,綠色低碳交通體系建設工程。
生態保護修復提升碳匯工程。以增強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功能、提升碳匯為導向,實施一批生態保護與修復重點工程。其中,有大規模造林綠化,汾河流域水生態系統保護,受損土地和污染場地治理修復,生態文明試點示范區建設工程。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