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富 > 正文

    環球觀速訊丨48小時 太原市緊急搶救400歲古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報訊 8月2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消息,晉源區程家峪村古村一株古槐突然傾倒,接到晉源區自然資源綜合服務中心緊急報告后,市國土綠化中心迅速組織專家,奔赴現場。經過48小時搶救,古樹已被重新種植,后續救治工作正在展開。

    7月27日,晉源區下了一場大雨。28日凌晨,程家峪村民發現家里突然斷電,早上村民才看到是村里的古槐樹傾倒將電線壓斷。當日上午,專家到達現場后,對古槐的損毀程度進行現場勘察發現,因近期雨澇,土壤松軟,在陣風作用下,古樹發生倒伏。倒地后,樹根大部分已折斷,少部分留在土中。側枝摔斷,主干傾斜、彎曲,較為完好。28日,專業人員對古槐采取臨時性保護措施,覆蓋遮陽網,噴淋水保持葉片、創面水分,并對根部覆土保濕。

    程家峪村可考建村史長達1300余年,是晉源區風峪溝里最古老的村子,曾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村里最老的一株唐槐已歷經1300余年,另外還有兩株歷史悠久的古槐樹,共同見證了程家峪村的滄桑變化。

    傾倒的古槐是我市在冊的古樹名木之一。槐樹樹圍2.86米,高13.5米,樹冠南北幅長達15米,屬國家二級保護古樹,樹齡約400余年。傾倒前,該樹生機勃發、枝葉繁茂。因生長于山邊,樹干略有傾斜,樹根處有部分腐爛。

    7月29日,市國土綠化中心組織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特聘林草鄉土專家、北京園林綠化科學研究院古樹名木專家和太原本土專家組成專家組,在現場通過“遠程視頻會診”,制定了科學有效的搶救性保護方案——保護根系,原址恢復。隨即,專業隊伍展開搶救,對部分樹冠進行修剪,防止其種植后蒸騰作用過大,不易存活。而對沒有損毀的樹干和樹根盡量保留,不造成二次傷害。在原址挖好坑后,工作人員對樹根進行消毒處理,特別對已腐爛的部分做了專業治療,并對樹坑土壤進行施肥。當日晚上,工作人員克服一系列不利因素,擴大栽植空間,將古槐向東北移兩米后定植。古槐被重新扶起,工作人員設立了支架,對樹木的傷口噴灑了殺菌劑。

    按照專家的意見,工作人員為定植后的古槐搭建了遮陽網,提供了水、生根劑、營養液等,并采集幼枝送市林科所進行無性繁殖,保留古槐原始基因。

    后期,還將定期對葉片噴淋,保持樹木水分,并按照樹葉情況實施相關搶救辦法。特別是入冬前,會灌足冬水,搭設風障,在根部上方土地鋪設保溫黑塑料布,保障古樹順利過冬。(李杰華)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工作人員 程家峪村 國土綠化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