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富 > 正文

    環球通訊!鄰里服務驛站  把服務窗口搬到居民家門口


    (資料圖片)

    近日,在太原市萬柏林區千峰街道理工大社區,由千峰街道黨工委新設立的“鄰里服務驛站”格外熱鬧,附近居民經常來這里提建議、說問題、話家常。
        什么是社區“鄰里服務驛站”?為什么居民喜歡往這里跑?7月26日一早,山西晚報記者走進理工大社區,對“鄰里服務驛站”進行了實地探訪。
        打造多種功能為一體的服務平臺7月26日上午9時許,山西晚報記者跟隨太原理工大社區黨委書記兼主任武雅軍,來到了太原理工大學柏林校區的“鄰里服務驛站”。一進門山西晚報記者看到,一間30平方米左右的辦公室內,擺放著兩張專門接待居民的“議事桌”,旁邊還有供居民下棋、看書休閑的娛樂區域。
        在“議事桌”旁,三名來自該社區的居民,正和值班網格員孫銘聊著最近社區里發生的人和事。“小孫,我想提個建議,能不能把前面這個廣場隔開,改成動靜分離的兩個小廣場?這樣我們年紀大的能散步,年輕人可以打籃球,互不干擾。”“網格員小同志,最近孩子出差了,我腿腳不方便,能不能幫我交一下煤氣電費?”“您好,我們樓里發現了紅色螞蟻,能不能找人上去看看”……
        “大家不要著急,一個一個慢慢說,我先登記上。放心吧,不管什么事,只要大家來驛站說,我們都會想辦法處理……”看著居民爭先恐后地來提建議、說問題,值班網格員孫銘也不馬虎,一條條認真地記錄在專為居民議事提供的《為民服務清單》上。
        武雅軍介紹,“鄰里服務驛站”的建設全部由社區駐地單位理工大后勤服務中心幫助解決,距離各個小區步行僅5分鐘的距離。“之所以要設立‘鄰里服務驛站’,就是想搭建一個集黨建、治理、服務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服務平臺,真正解決群眾在日常生活中的所需所盼、急事難事,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武雅軍說。
        “一對一”幫扶解決麻煩事“武書記,告訴你個好消息,我家的保溫墻處理好了,我過來給你們道個謝。自從社區有了這個‘鄰里服務驛站’,真是方便多了,有事沒事我都想來這里跟你們嘮嘮……”上午10時許,武雅軍與值班網格員孫銘剛剛接待完多名前來驛站的居民,75歲的居民楊女士開心地走了進來。
        楊女士家住理工大社區,與新設立的理工大柏林校區“鄰里服務驛站”僅隔一個小廣場。近日,楊女士遇到了件特別發愁的事情:新搬來的鄰居裝修房子,因聲音過于大,不僅影響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還將同住一層樓的楊女士家的保溫墻震裂了一個口子。楊女士找對方理論無果后,來到了“鄰里服務驛站”。
        “我們聽完楊阿姨說的問題后,立刻前往現場了解情況,并進入幾戶有相同問題的居民家中查看。”武雅軍說。
        經過近一個小時的現場勘察,武雅軍與物業進行了溝通協調,同時還安排網格員孫銘采取“一對一”幫扶的措施,持續跟進楊女士家的工作進度。最終,在“鄰里服務驛站”多名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短短兩天的時間就解決了楊女士的煩惱。
        “這個鄰里服務驛站建得好,真正做到了把‘服務窗口’搬到家門口。我們年紀大了,跑不動,以前有點啥事,都不知道找誰幫忙,現在好了,有了‘鄰里服務驛站’,我一下樓就能找到網格員來解決,比起以前方便多了。”楊女士高興地說。
        武雅軍介紹,理工大社區自今年6月開始,已布局建設了10個“鄰里服務驛站”,現在已全部投入使用,真正實現了為居民零距離服務。
        “我們就是想通過構建與鄰為善、互融互助的‘鄰里服務驛站’,真正將它打造成宣傳政策法規、排查安全隱患、化解矛盾糾紛、服務人民群眾的前沿陣地。可以說,‘驛站’的設立不僅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效能,更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武雅軍說。
        

    山西晚報記者 李婷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千峰街道 后勤服務中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