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富 > 正文

    極飛科技: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17% 農業減排刻不容緩

    農業和林業活動以及土地利用的變化而產生的溫室氣體,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17%。如果考慮到食品生產價值鏈中儲存、運輸、包裝、加工、銷售和消費等環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則該比例會進一步上升至21%—37%。

    BCG(波士頓咨詢)與極飛科技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提供了上述數據。農業既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受害者,也是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源之一,農業減排刻不容緩。相比于其他行業,跟蹤、測量以及計算農業活動中的溫室氣體排放可能更具挑戰。

    報告還認為,農業已經處于新科技革命路口。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在1961年到2011年間,全球農業產出至少翻了三倍。迅速增長的糧食需求及氣候變化也向農業提出了新挑戰。農業需要擁抱更多創新,借助更復雜和先進的技術來進一步提升生產力。農業正處在新科技革命的路口,這次科技革命將主要由大數據分析、萬物互聯以及自動化三種底層技術力量推動。在這三項技術支撐下,如農業無人機與機器人、衛星圖像工具、土壤傳感器以及其他新興農業技術解決方案正逐步改變傳統農業的生產方式,進一步提升產量、提高效率并幫助建立可持續和高韌性的農業。今天,在整個農業價值鏈的各個環節上都能看到科技創新,從播種到收獲,全流程幫助農戶減少資源消耗。

    基于此,報告總結了農業凈零轉型的四大舉措:減少化石燃料消耗、減少農業化學品投入、推動秸稈科學還田、幫助優化農事決策。

    而隨著氣候變化的威脅日益緊迫,各國也開始加快凈零轉型的行動步伐,給予農業減排更多關注。其中,我國承諾力爭在2030年之前實現碳達峰、在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由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強調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循環農業,包括推進農村用能低碳轉型,推廣電動環保農業機械,加快生物質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在農業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極飛科技 溫室氣體排放總量 農業減排 新科技革命路口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