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報訊 7月18日,記者從太原城管指揮中心了解到,為加快推進城市內澇安全預警檢測系統項目建設,該中心在時間緊、分布廣、數量多的情況下,累計完成665處防汛點的勘探任務,為項目啟動建設提供了數據支撐。
建設城市內澇安全預警檢測系統是提高防汛應急管理水平和城市安全運行保障能力的重要支撐。為此,太原市決定啟動城市內澇安全預警檢測系統項目建設,以實現防汛工作精準調度、統一指揮、高效處置,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按照太原市城鄉管理局部署,城管指揮中心抽調業務骨干成立工作組,對建成區范圍內的665處防汛點,包括8座污水處理廠、99處雨污水泵站、10座緩洪池、12條排洪渠、298處車輛下穿通道、59處人行下穿通道、159處低洼路段及20輛防汛泵車,開展現場勘探作業。
每到一處防汛點,工作人員都認真了解場所運行流程,繪制設備分布區域,逐一登記類型屬性,落實安裝儀器種類數量;并經過實地勘探比對,因地制宜選擇匹配的觀測設備,確定水位傳感器、視頻監控、顯示屏、聲光報警器等最佳安裝點位,以便于更好地進行全景觀測,實時精準掌握積水動態。(丁園 張啟亮)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