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富 > 正文

    全球信息:太原實現“一村(社區)一名研究生”全覆蓋


    (相關資料圖)

    山西日報記者陳俊琦報道:記者7月11日從太原市委組織部獲悉,太原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關于“省校合作”“鄉村振興萬人計劃”的重要部署,立足省會城市“首位度”定位,著眼“最基層需要人才、大學生需要就業、高層次人才集聚”實際,挖掘編制資源,多措引才用才,引進和招聘1395名碩士以上研究生到村(社區)工作,實現“一村(社區)一名研究生”全覆蓋,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

    留足編制:市統籌、鄉盡用、縣兜底。太原市級層面結合事業單位改革,重新核定各縣(市、區)事業編制總額,明確每個縣區核定一定數量事業編制建立“周轉池”,統籌調控所需編制資源。101個鄉鎮(街道)開展全面摸底,理清事業編制數量,應用盡用、能用盡用,切實用足編制資源。各縣(市、區)調配編制“周轉池”,按照“縣編鄉用、專編專用”原則,通過減上補下,為缺編鄉鎮(街道)保障編制,6個縣(市、區)通過“周轉池”補足了278個編制缺口,實現了全員有編有崗。

    覆蓋村社:引一批、招一批、補一批。太原市抓住全市引進高層次人才契機,設置村(社區)工作崗位,通過綜合素質測評、面談等方式,引進30周歲以下、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高層次人才。對地方較偏、無人報名的崗位,通過“兩輪選崗”進行調劑(進入面談未被聘用的,根據成績排名先在所報縣區范圍內進行第一輪選崗,然后在全市范圍內進行第二輪選崗),為古交市、陽曲縣、婁煩縣的村(社區)調劑328人。目前,已有1145名研究生到1130個村(社區)工作,覆蓋率達81%。在市級統一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基礎上,對各縣(市、區)未覆蓋的村(社區),通過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形式予以補足,今年招聘的265人到崗后實現全覆蓋。對于偏遠地區、報名人數少的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婁煩縣,適當將學歷放寬至本科,并同步配套學歷提升有關政策。各鄉鎮(街道)每年年初統一摸底登記,對因人員流動、轉崗或新成立社區等出現空缺的,及時上報縣級組織、編辦、人社等部門,在當年事業單位招聘中招錄補齊。

    管用結合:市保障、縣鄉管、村社用。太原市采取市級政策保障、縣鄉統一管理、村社培養使用,確保人才留得下、待得住、干得好。市級出臺政策“留人”,按照標準發放生活補助、購(租)房補貼等,碩士研究生5年內最高享受31萬元人才補貼,同時通過建設2500套人才公寓、定向團購住房等方式,幫助解決“住”的問題;出臺服務管理政策,明確定期舉辦節日團拜、交流座談、演講比賽等活動,提供慰問幫扶、疏導思想、解決困難等服務;對業績突出、特別優秀、發展潛力大,且擔任村黨組織書記的,鄉鎮領導班子換屆時,符合條件的可作為換屆人選,同等條件下優先提拔進入鄉鎮領導班子。縣鄉健全機制“管人”,精準培訓賦能機制,把到村(社區)任職的研究生培訓納入本地教育培訓總體規劃,分層分類全覆蓋培訓;“導師幫帶”機制,挑選政治素質好、實踐經驗豐富、善教會帶的鄉鎮(街道)領導班子成員、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擔任導師,“一對一”帶、“手把手”教;跟蹤考核管理機制,縣級出臺管理辦法,明確職責任務、日常管理、年度考核、學習培訓等方面要求,用制度“管住人”。村社拿出崗位“用人”,對在村(社區)工作期間培養成熟、黨員和群眾認可、符合條件的,經村(社區)黨組織推薦、鄉鎮(街道)黨(工)委研究、縣(市、區)委組織部考察同意后,依法依規選任為村(社區)“兩委”干部。在2021年全市村(社區)“兩委”換屆中,有72名研究生進入班子,其中43人任村(社區)黨組織書記。

    太原市以統編引才為突破口,聚焦留管用全鏈條發力,充實了基層工作力量,優化了干部隊伍結構,緩解了基層后備力量供需矛盾,為加強城鄉基層治理、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事業單位 碩士研究生 領導班子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