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富 > 正文

    大學生利用暑假打短工 權益遭遇“縮水”時有發生

    又到一年暑假時,不少在校的學生選擇利用這段時間提前感知社會,走進企業實習或做兼職。然而,被欠薪、無福利等權益遭遇“缺斤少兩”現象時有發生。由于缺少勞動合同,難以認定勞動關系,許多暑期工面臨維權難題

    暑期工是一種特殊身份的存在,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學生身份。但不容忽視的是,大學生利用暑假打短工,但由于缺少勞動合同保護等原因,權益遭遇“縮水”現象時有發生。正如專家表示,暑期工屬于參加短期勞動或提供不定期勞務,盡管不以就業為目的,但仍受民法典關于雇傭關系的相關法律保護。

    暑期工權益不能肆意被侵害。從暑期工自身來講,應該增強權益保護意識。一方面,應注意用工主體是否合法、企業營業執照是否齊全、工作崗位是否明確,切記不要為了貪圖所謂的“高薪”而誤入圈套;另一方面也應提高法律意識,尤其是當自身權益受到侵犯時,要勇于第一時間通過法律途徑維權。

    企業招用暑期工同樣需依法而行。比如,一定要與暑期工簽訂協議,明確其工作崗位、期限以及報酬等問題;應購買商業保險(如雇主責任保險),用來替代工傷保險;做好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減少事故風險。尤其是,根據目前市場較為通行的做法,暑期工的薪酬一般是按小時來計算的,企業更應該遵照雙方約定行事,不能肆意而為。

    同時,相關勞動法規知識的普及也很有必要。據了解,無論是勞動關系還是雇傭關系,在提供勞動或勞務的過程中受到傷害,要第一時間采取留存證據的措施,尤其是未簽署書面協議的情況下,雙方更容易發生爭議。故此,各級工會組織,以及勞動監察保障相關部門,確有必要加強相關勞動法規的宣傳,增強企業和暑期工法律維權意識。

    此外,學校也有必要積極作為。應該看到,大學生利用暑假打短工,同樣只是一種實踐。而且從大學生角度來看,為了讓暑假更加充實有意義,希望能在積累社會經驗的同時也獲得一定的收入。而對于學校,一方面有必要做好相關教育警示;另一方面也不妨做好跟蹤服務,及時掌握學生做暑期工的動向,共同發力確保其權益不受到侵害。

    最后,家長應該關注孩子暑期打工行為。一方面要“知去向”,避免其人身安全受到不良影響;另一方面當他們權益遭受損害時,應第一時間向人社部門舉報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或通過勞動仲裁、勞動訴訟的方式維權,更要注重證據的留存,比如,留存所有就醫的發票包括醫療費、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等,并搜集所有關于工資支付的證據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勞動合同 暑期工維權難題 勞動法規知識 社會經驗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