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報訊(記者 辛戈)6月14日,太原小店區人民檢察院向社會發布信息:針對轄區內9處早餐店制售的油條存在不同程度的鋁殘留量超標的情形,檢察機關立即啟動公益訴訟程序。
“近日,我們在辦理一起刑事案件時掌握到一條線索,轄區不少早餐攤點、店鋪制售油條過程中,為提升油條口感,店主往往僅憑個人經驗多量添加起泡劑,并且此種情形并非個例。”檢察官介紹說。為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消除食品安全隱患,小店區檢察院就本案召開公開聽證會,邀請人大代表和人民監督員擔任聽證員,行政機關代表參加聽證。大家一致認為,油條雖小,卻折射出食品安全監管中存在的漏洞,食品安全事關百姓切身利益,支持檢察機關依法進行監督。行政機關代表也表示將嚴格按照檢察機關建議內容,依法查處相關經營者的違法行為并及時做出行政處理,加強對轄區內餐飲攤點的普法和巡查力度,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收到檢察建議后,行政機關迅速在小店區范圍內持續開展早餐油炸類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召集10個市場監管所負責人召開專題約談會,對“問題油條”進行通報。目前,相關部門已對轄區內油炸類食品鋁含量及炸貨用油酸價、極性組份、苯并芘等進行了100余次實驗室檢測,檢查早餐經營單位355家次,督促整改規范72家,取締7家,并將早餐食品安全列入常態化執法監督范圍。
(資料圖片)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