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合肥市獲悉,《合肥市進一步加強科技成果轉化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正式印發,19條措施將用更有力度的真金白銀支持、機制改革和更加完善的對接服務機制,為科技成果轉化營造更具活力、更加暢通、更加寬容的環境,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其中,在成果轉化專業服務體系打造方面,將支持龍頭科技服務機構入駐合肥,對引進行業影響力較強、服務能力突出的科技服務機構在肥設立企業總部、地區總部的,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勵。
支持打造千億科技大市場
據悉,合肥市將支持打造千億科技大市場,出臺專項政策支持建設省市縣三級聯動、線上線下互動的科技大市場,完善科技成果掛牌、拍賣功能,做到“線下月月有活動,線上天天有交易”,建設安徽科技大市場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發揮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等作用,打造“永不落幕”的科交會。
“持續推廣使用合肥市創業創新服務券,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開展研發創新、成果轉化等服務活動。”相關負責人介紹,對引進行業影響力較強、服務能力突出的科技服務機構在本市設立企業總部、地區總部,按其年度投入規模、營業收入、地方稅收貢獻度、服務合肥市企業數量等績效,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勵,特別重大的項目實行“一事一議”。
此外,合肥市計劃支持在肥高校院所和企業建設技術轉移服務促進機構,對新認定的國家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補。 記者了解到,合肥市將鼓勵在肥高校院所建立“定向研發、定向轉化、定向服務”的訂單式研發和成果轉移轉化機制。對在肥高校院所科研人員將職務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的,根據其所得現金收入形成的地方財力貢獻,給予等額獎勵。
依托“科大硅谷”建設專業孵化載體
科技成果的轉化需要創新平臺的大力支持。合肥市計劃出臺加快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建設發展專項政策,支持企事業單位依托優勢科創資源建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依托“科大硅谷”建設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空天信息等專業性強、產業集聚度高的專業孵化載體。按照“達標即準”原則,每年新增市級及以上孵化器和眾創空間不低于30家,培育國家級后備梯隊不低于20家,力爭“十四五”末國家級孵化器和眾創空間達到100家,實現國家級孵化載體縣(市)區、開發區全覆蓋。支持在肥高校創建國家和省級大學科技園。
此外,聚焦合肥市優勢產業,合肥市將與高校院所共建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或產業技術研究院,依托工業互聯網,打造匯聚各類創新要素的優勢平臺。對共建的創新平臺保障建設用地需求,提供科研開發、科技成果轉化用房和引進人才住房等。依托科技領軍企業組建體系化、任務型創新聯合體。依托國家實驗室、大科學裝置和高校院所等,實行“研究院+運營公司+基金”、多元化投入團隊持股的混合所有制等模式,建立以成果轉化為主導,兼具科技研發、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引進等多種功能的新型研發機構。(沈娟娟)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