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富 > 正文

    增強港口承載能力 潮州加快構建藍色海洋經濟帶

    今年以來,潮州市全力加快構建藍色海洋經濟帶,錨定特色產業,打造臨港產業集群,聚焦基礎建設,增強港口承載能力,不斷蓄積海洋經濟發展新動能。

    在潮州臨港產業轉移工業園,益海嘉里潮州糧油加工基地項目建設如火如荼,200多個工人同時作業,一座座車間儲罐拔地而起。作為潮州市的重大項目之一,益海嘉里潮州糧油加工基地由世界500強企業豐益國際集團旗下的益海嘉里投資有限公司投資,項目涵蓋糧油加工基地和配套碼頭,建成后,年產值將超過150億元。

    益海嘉里潮州企業群有關負責人 李易忠:我們整個園區目前是分成三個板塊,第一個是小麥加工,第二個是油脂加工,就是我們的大豆,第三個就是油脂精煉和小包裝。項目整體進度占我們整個計劃的76%,預計在六月份,小麥加工開始要進糧,開始生產面粉。其余油脂和飼料板塊,主體建筑都已經完成,目前就在做設備的安裝。預計園區會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全部會投入使用,都投產。

    以益海嘉里項目為龍頭,潮州市著力延伸上下游配套產業鏈,目前已成功引進海大生物配合飼料生產基地和廣東正英食品公司、廣東金旺動漫食品公司等產業項目。目前,海大生物配合飼料生產基地已在開展前期工作,不久將開工建設。全產業鏈項目相繼落戶,為潮州臨港產業轉移工業園打造食品產業集群夯實根基。

    糧油食品產業集聚效應凸顯,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步伐加快。4月上旬,粵東地區最大天然氣引進項目——潮州華瀛天然氣接收站1號儲罐成功升頂,標志著該項目由土建階段轉入安裝階段。項目建成后,將為潮州市陶瓷等產業提供充足用氣保障,進一步提高“潮州制造”競爭力。

    潮州華瀛天然氣接收站項目負責人 舒昌雄:項目一期建設規模600萬噸每年,預計2023年底投產運營。建成后,項目每年將為廣東省及粵港澳大灣區提供天然氣供應近88億立方米,可優化廣東能源結構,促進地方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保障能源供應安全和實現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近年來,潮州市依托良好的自然資源,為臨港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目前已有建成投產項目包括華能風電、國電風電、歐華能源液化石油氣儲配庫等,在建項目除了華瀛,還有華豐中天天然氣儲配站和大唐(華瀛)潮州熱電冷聯產等新能源項目。接下來,潮州市將推動海上風電、可再生能源制氫、氫能存儲等重點項目落地建設,全力打造粵東綠色能源綜合利用高地。

    碼頭是海洋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今年一季度,潮州港擴建貨運碼頭再傳捷報,超額完成既定目標。據介紹,潮州港擴建貨運碼頭已獲得開展外貿業務資格。

    潮州港務公司商務部負責人 李杰彬:潮州港務第一季度完成貨物吞吐量72萬噸,超額完成預計目標。接下來將進行堆場改造和機械增設,為下來開通外貿業務和加大本地的貨物吞吐量做好準備。

    目前,潮州港區已建成碼頭8座、泊位13個,總噸位25.3萬噸。還有潮州亞太燃油倉儲有限公司公共通用碼頭、華瀛天然氣碼頭、華豐中天碼頭等3座碼頭都在加快建設,助力潮州市經濟駛向“深藍”。

    強港興業,空間廣闊,向海而興,揚帆起航。潮州市將充分發揮海洋資源優勢,推動港產城融合,讓藍色經濟成為增長新引擎。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藍色海洋經濟帶 廣東潮州市 臨港產業集群 糧油食品產業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