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廣東省公安廳獲悉,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的領導下,全省公安機關堅持以以建黨100周年安保工作為主線,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全力以赴防風險、保安全、護穩(wěn)定、戰(zhàn)疫情,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實現了全省刑事治安警情、多發(fā)性侵財案件、道路交通事故“三個下降”,有力維護了全省社會大局持續(xù)平安穩(wěn)定。
據了解,廣東公安機關深入開展“八大專項行動”,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tài)勢,以雷霆之勢掃除治安亂象。全國教育整頓辦、全國掃黑辦、公安部掛牌督辦的涉黑案件全破,中央掃黑辦部署的專項行動逃犯全部抓捕歸案;全省現行命案首次實現100%全破;電詐案件破案數、抓獲嫌疑人數同比分別上升46.3%、81.62%。深入推進打擊治理跨境賭博專項行動,專案打擊、前端整治、常態(tài)宣傳、綜合治理多管齊下,工作成效持續(xù)走在全國前列。主動聯合香港警方、廣東海警等執(zhí)法部門開展“清灣行動”,打擊海上走私窩點,清除走私源頭,有效遏制珠江口水域走私犯罪高發(fā)態(tài)勢。部署開展五輪校園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推動校園安裝一鍵報警裝置,建立學校最小應急單元3.8萬個。全省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下降14.3%、16.3%。
為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打造新時代廣東公安“楓橋經驗”,省市兩級公安機關同步開設“平安廳”信箱,上下呼應、全警聯動。2021年5月1日上線以來,“平安廳”信箱累計響應群眾來信7.5萬余封,解決“急難愁盼”問題1.9萬個,破獲案件909起,整改一批群眾反映的執(zhí)法問題,推動出臺執(zhí)法規(guī)范性文件73個,成為解決群眾民生訴求的“快車道”、打擊違法犯罪的“千里眼”、感知預警社會風險的“報警器”、檢視公安工作問題的“透視鏡”、提升規(guī)范執(zhí)法水平的“校準儀”。做實做細“八件為民實事”,累計上線“粵省事”政務服務事項302項、“粵商通”42項,122項公安政務服務實現“無紙化”,設置老年人辦理出入境、戶政、交管業(yè)務專窗1800多個,未成年人被侵害案件“一站式”取證救助專區(qū)203個,推出服務大灣區(qū)20項舉措和支持深圳綜合改革試點8項措施。
全省公安機關深入推進警務機制改革和執(zhí)法規(guī)范化建設,增強了公安工作整體效能。推動全省公安機關警務機制和勤務制度改革、網上網下立體化合成作戰(zhàn)、公安派出所綜合改革等工作試點,積極探索警力往基層走、資源向基層傾斜的制度機制。建成市、縣兩級智能執(zhí)法辦案管理中心119個,推動1837個派出所和15個執(zhí)法辦案管理中心設立偵查監(jiān)督工作室。
全省公安機關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隊伍教育整頓,廳主要領導帶頭為全省民警講授專題黨課,精心組織全省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文章征集評比、“微黨課競賽”等活動。出臺了《省公安廳黨委全面從嚴管黨治警主體責任清單》系列文件、加強全省公安機關黨的建設十六條具體措施、從嚴控制飲酒等“六項紀律規(guī)定”。選樹“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顏海龍、“全國最美基層民警”鄔松君等先進典型,全省有73個集體、147人次獲省部級以上表彰,隊伍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廣東省公安廳有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全省公安機關將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以開展“喜迎二十大、忠誠保平安”主題實踐活動為載體,以警務機制和勤務制度改革為動力,忠實履行好捍衛(wèi)政治安全、維護社會安定、保障人民安寧的使命任務,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創(chuàng)造安全穩(wěn)定的政治社會環(huán)境。(記者/李潤芳 通訊員/粵公宣)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yè)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fā)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