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系統謀劃推進金融改革創新,聚焦科技創新、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等領域——
完善科創金融服務體系
投貸聯動全生命周期破解融資難
1個多月前,安徽中科海奧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召開了IPO輔導期中介機構協調會。“上市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該公司董事長陳滋健說。
中科海奧成立于2009年,創業初期公司致力于技術和產品研發,2013年產品正式投入市場,2015年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此后,中科海奧步入資本擴張階段,合肥高新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中科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有限公司、合肥億創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股權投資機構陸續進入。
“我們通過投貸聯動服務模式,與三家股權機構簽訂投貸聯動合作協議。同時,還通過‘股權+債權’業務模式為該公司陸續提供了最高達1300萬元的信用貸款支持,解決了公司發展過程中一系列融資難題。 ”1月24日,徽商銀行小企業銀行部副總經理李華勇告訴記者,“去年我們與皖信投資合作,通過認股選擇權服務,為中科海奧引入戰略投資。 ”在投貸聯動的支持下,中科海奧銷售收入從2014年首次突破1000萬元,到2021年末已將近2億元,公司市值增長10余倍,目前正全力沖刺資本市場。
李華勇介紹,自2017年開始,徽商銀行全面推動外部投貸聯動,截至2021年末,以“先貸后投”和“先投后貸”兩種模式,與中科院合肥創新工程院、合肥天使投等合作為中科海奧、中科藍睿等381家科創企業提供的投貸業務余額達64億元。
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金融研究處副處長于飛表示,去年以來,我省著重從完善科創金融服務體系、加大科創信貸投放、加強科創金融外部支撐等方面推動科創金融改革,針對科技創新產出期長、爆發性強、回報率高的生命周期特點,推動商業銀行借鑒投行思維理念開展創新,在投貸聯動、信用評價等方面進行探索突破。
“我們加強與工銀國際、工銀投資等聯動,構建‘科創金融聯盟’平臺,綜合運用‘貸、債、股、租、顧’等產品為科創企業提供全周期服務。 ”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有關負責人說。民生銀行合肥分行也引入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同創(合肥)合伙企業,首期規模20億元,專門投向科創企業。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我省高新技術企業貸款余額2804.27億元;科技中小企業貸款余額475.54億元,同比增長15.6%;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1.8%,企業獲貸率達78.2%。
實施綠色低碳金融行動
額度利率等與碳減排成效相關聯
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發展綠色金融是重要一環。截至2021年12月末,全省綠色貸款余額4214.9億元,同比增長45.8%,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33個百分點,全年新增綠色貸款1292億元,同比多增650億元。
“去年以來,實施綠色低碳金融行動,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和綠色再貼現,探索開展碳核算和環境信息披露,大力發展綠色信貸,積極推進企業發行綠色債券,引導銀行將額度、期限、利率等關鍵要素與碳減排成效相關聯,創新碳中和掛鉤貸款、碳中和債、可持續發展債等產品。 ”于飛說。
信貸投放掛鉤 “雙碳”——1年前,這種模式對于很多金融業內人士來說還很陌生,而1年之后,這種模式已經多次落地。 “去年10月,我們落地了一筆碳減排掛鉤貸款,安慶碩凡新能源1350萬元5.95MW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貸,專項用于‘安慶秦潭湖裝備制造園和物流園5.95MW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 ”興業銀行合肥分行綠色金融部總經理管凱介紹,這筆貸款創新設置碳減排“掛鉤”模式,將貸款利率與項目發電量,即碳減排量相掛鉤,設置分檔利率,在實現預期發電量目標的情況下,對項目貸款執行優惠利率,反之提升貸款利率。
在優惠利率的預期下,企業一方面將會購買更高效的設備、采用更先進的技術,另一方面將更加積極地實施項目運行維護,確保實現發電目標,享受優惠利率。“為保證綠色效應評價更為準確,還引入專業第三方機構,通過‘綠色信貸共識系統’對項目進行跟蹤管理與認定,為掛鉤貸款的運行提供技術支撐。 ”管凱說。
除了碳減排掛鉤貸款,碳排放配額質押貸款、綠創貸等創新產品,碳中和債、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等創新債券品種也在我省相繼落地。“我們也積極發揮政策工具引導作用,設立綠色再貼現資金池,通過‘優惠貼現+再貼現’政策組合,辦理綠色資金池業務51.6億元,惠及162家綠色企業及項目。 ”于飛說。
推動鄉村振興金融改革
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便利性
武妍彥是土生土長的碭山姑娘,創立電商公司三年,通過銷售當地酥梨直接帶動800多戶家庭脫貧致富,成為了碭山的電商帶頭人。
“對于我而言,水果生意做大的痛點就是資金周轉,采摘工人需要結算工資,收購鮮果需要墊款,銷售回籠資金還要一段時間,錢就成了生意的關鍵點。每年7月,都是我最頭痛的時候,那個時間點大量資金被墊付,錢特別緊張。 ”武妍彥說,2021年7月,沒再為錢的事發愁,“通過網商銀行貸款20萬元,不需要跑銀行網點,也不需抵押,真的太方便了”。
去年6月,網商銀行行長金曉龍宣布,包括“碭山梨”在內的全國100個縣域特色產業,可從6月開始,從事該產業的農戶、電商賣家等,通過手機,花費3分鐘,即可申請2個月免息貸款。 “依靠科技力量,農村金融正走上一條快速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金曉龍說,“未來,我們希望農村的每一部手機,都能成為一個銀行網點。 ”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省涉農貸款余額為18267.8億元,同比增長13.5%。 “當前,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已逐步成為保障農民穩定增收、農產品有效供給、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去年,我們積極推動鄉村振興金融改革,牽頭7部門研究出臺安徽省金融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行動方案,引導金融在支持規模化經營、帶動共同富裕等方面積極嘗試。 ”于飛說。
建設銀行黃山分行有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創新發放了首筆針對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的貸款,滿足了歙縣小川鄉古稔村股份經濟合作社44萬元資金需求,有效緩解了傳統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難以滿足村集體經濟組織資金需求的矛盾,為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注入了 “金融活水”。同時,還上線了“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系統”,為歙縣新云燁農業休閑生態莊園發放線上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地押云貸”4.7萬元,及時解決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資金需求。(記者 何珂)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