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迪拜世博會中國館廣東活動周之廣東地理標志產品國際合作大會在穗舉行,并在線上面向全球直播。英德紅茶、化州橘紅等15家企業展出具有代表性的廣東地理標志產品,借助迪拜世博會的大舞臺向全球推介。
地理標志被稱為國際貿易中產品的“經濟護照”,是用于表明來源于某一地區的產品的特定質量和信譽的一項獨特的知識產權。借助迪拜世博會的平臺,一批廣東地理標志產品亮相,不僅展示了廣東制造的產品優勢,也將背后的歷史文化傳播海外。
把廣東優質產品推廣到全球
“工夫茶是潮汕文化的名片。地理標志不僅為茶葉頒發了一張‘身份證’,也非常利于地域特色的展現和品牌的推廣。”能登上迪拜世博會的平臺,大潮汕茶業(深圳)有限公司總經理呂紅很驚喜,她不僅帶來了茶葉,還展示了許多衍生的茶產品。“希望通過世博會這樣全球性的平臺,將廣東的茶葉和茶文化帶到全球各地。”
“中國的茶葉、保健品等產品深受烏克蘭消費者的歡迎。”烏克蘭工商會駐廣東首席代表郭仁龍在現場收獲了數家粵企的聯系方式,他希望接下來可以共同開拓新市場,推動更多廣東地理標志產品走向“一帶一路”。
格魯吉亞一帶一路商務館廣州代表處首席代表貝卡也在不少攤位前駐足許久,詳細詢問產品信息。“我們今年將大力推動線上平臺的建設,通過電商平臺引進更多‘一帶一路’的產品進入中國。同時整合商會的全球網絡資源,推動更多優質地理標志產品走向海外。”
“疫情對國際貿易影響很大,希望抓住迪拜世博會廣東活動周的機會,把廣東優質的產品推廣到全球。”呂紅說,在海外有超過兩千萬的潮汕華僑、華人,他們既是潮汕茶葉在海外的消費者,也是潮汕茶文化重要的推廣者。大潮汕茶業也與不少海外僑商商會、社團合作,借助他們在當地的影響力,推動產品“出海”,推動茶文化走向世界。
為了將英德紅茶推廣出去,大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漢雄做了一系列探索,比如與加拿大茶葉協會達成戰略合作,開展“讓世界愛上中國英德紅茶品嘗推介會”;通過在南非投資的東莞企業的渠道,將英德紅茶推向“一帶一路”市場,提升影響力。
“化州橘紅歷史悠久,止咳化痰的功效也逐步被海外市場認知。”化州市中貿橘紅土特產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梁和鋒期待,通過世博會的舞臺,更好地向世界推薦廣東地標產品,助力廣東地理標志產品“走出去”。
預制菜已成為餐飲業新風口,廣東企業也在搶抓商機。“預計到2023年可達500多億的市場份額。”廣東海潤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敬芝說,將在前端大量整合廣東地理標志產品,將其作為預制菜原材料,推動地理標志產品的應用。
要在加強品牌“出海”上下功夫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副書記,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馬憲民介紹,據統計,全省累計已有799家生產企業獲準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僅2020年度核準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的企業總產值就達240億。
“通過加強地理標志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可以有利推動區域特色產業標準化和轉型升級,提升地理標志產品品質和附加值,打造區域特色產業品牌經濟,樹立自主品牌消費信心,滿足人們更高層次的物質文化需求。”馬憲民說。
隨著去年《中歐地理標志保護協定》正式生效、今年《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實施,國際經貿合作潛力將進一步得到釋放,中外地理標志雙向貿易也迎來發展新機遇。
“中外地理標志合作在推動產品走出去時作用巨大,不僅有極強的經濟帶動效應,還能夠將地理標志產品背后的區域文化推向海外,極大提升區域在海外的知名度、影響力。”張國富說。
在張國富看來,能獲得地理標志產品認證,就意味著品質過關,消費者信得過。“但不能止步于此,未來要在加強品牌‘出海’上下功夫。尤其是很多產品都是食品、農產品,未來要在助力鄉村振興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與品牌建設,既關系到區域特色經濟和特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又深刻影響著地域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更推動著國際經濟合作與貿易的有序往來。”廣東省貿促會副會長崔爽說,廣東省貿促會將繼續發揮貿易投資促進、商事法律服務等職能,提升廣東地標產品國際競爭力,挖掘外貿發展新動能,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提升廣東地標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近年來,廣東在推動地理標志工作方面做了非常多的有益嘗試,在政策、技術、知識產權、貿易流通環節做了大量工作。”中國貿促會貿易推廣交流中心主任張國富說,得益于此,廣東的英德紅茶、化州橘紅等在國內外均知名,具有極強的競爭力。(昌道勵)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