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富 > 正文

    廣州發布十個調解典型案例 涵蓋民間借貸等各類糾紛

    1月6日上午,廣州中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廣州法院多元解紛工作成效,發布十個調解典型案例,公布十佳調解員名單。筆者從會上了解到,2017—2021年,廣州全市法院訴前調解糾紛65.45萬件,其中調解成功37.1萬件。

    本次發布的十大調解案例,涵蓋民間借貸、貨物買賣、融資租賃、在線教育、場地租賃、欠薪欠資等各類糾紛,通過靈活應用5G庭審本+5G智能虛擬法庭、多方聯調、訴裁調銜接、有償調解對接、法官參與調解、港澳特邀調解、云調解、微信調解等多種創新解紛機制,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公正高效地化解社會矛盾沖突。

    通報指出,廣州法院在鎮、街綜治信訪維穩中心、村社等建立139個法官聯絡站(派駐點),法院內設勞動爭議、道路交通、家事糾紛等共12類75個調解室,搭建并完善廣州法院在線多元糾紛化解平臺,全市法院30個人民法庭、182個基層治理單位全部入駐該平臺,形成基層矛盾糾紛源頭治理網絡。

    截至目前,全市兩級法院在冊225家調解機構、2654名調解員,專業范圍涵蓋法學、醫學、管理學、金融學、心理學等領域,實現對商事、家事、涉外等領域糾紛調解的全覆蓋。

    此外,廣州中院率先推動全省建立律師接受委托代理時告知當事人選擇非訴訟方式解決糾紛機制,引導當事人在立案前及訴訟過程中參與人民法院及其特邀調解機構組織的調解。基層法院標的額在一千萬元以下的案件原則上適用調解前置程序,將家事、醫療、消費、勞動爭議等9類涉民生重點領域案件全面納入調解前置程序。(記者/杜瑋淦通訊員/張雅慧劉瑩瑩林倩因)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