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富 > 正文

    湖南全面禁漁取得初步效果 “智慧漁政”監控體系已建成1980個監控點位

    一艘小漁船從水面駛過,或一個人深夜出現在水邊,都能被攝像頭識別捕捉……2021年,長江流域重點水域正式進入“十年禁漁期”,湖南開啟“智慧漁政”監控體系建設,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68個縣級監控中心,共有1980個監控點位,它們對非法捕撈形成了強大的震懾作用,我省全面禁漁取得了初步效果。

    可實時監控禁捕水域,還能固定證據

    1月5日,沅江市農業農村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同往常一樣,來到南洞庭湖挖口子、甘溪港等水域,開始巡邏執法工作。在甘溪港水域一處攝像頭下,該大隊大隊長周建平正在用移動終端設備調試攝像頭方向。這是沅江市開展智慧漁政平臺建設的新型設備,能24小時監控,360度旋轉,自帶夜視功能。

    “這種攝像頭主要是用于監控外湖重點水域。”周建平介紹,3公里范圍之內可以監控到位,它的雷達功能還可以跟蹤船舶、自動抓拍船舶,在1公里范圍之內均可以抓到。像這種攝像頭,在沅江市南洞庭水域就有100多個,能為漁政執法提供預警信息、數據參考和實時指揮,大大提高了執法效率。

    “過去禁捕巡邏,主要靠執法隊員徒步或乘快艇完成。由于徒步距離遠、快艇聲音大,偷捕者有足夠時間銷毀證據,而‘智慧漁政’可實時監控禁捕水域情況,還能固定證據。”周建平舉例說,假如有非法捕撈者在禁捕水域捕魚,這一動作就會被它抓拍,同時在后臺發出預警,后臺值班人員隨即將精準位置派發給就近執法人員。執法人員收到信息后,立即駕駛快艇趕往現場,到達現場后,對非法捕撈者的行為予以處置,并將相關影像資料回傳后臺。

    據了解,2021年,沅江市投入資金1905萬元開展智慧漁政系統建設,安裝建設監控點位143個。系統以 “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為基礎,同時通過人防、技防、物防相結合,實現了全天候、全覆蓋、全流程、精準識別的高效監管目標。平臺運行后,共查獲非法捕撈案5起,違規垂釣515人次,案件發生數量比去年下降了23%,對違法捕撈行為形成了強大的震懾作用。

    鳤魚30年來重現洞庭湖及湘江

    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自2019年啟動禁捕退捕工作以來,全省建檔立卡的20376艘漁船、28588名漁民全部退出,共回收處置漁船27763艘,回收注銷捕撈證書19154本,處置涉漁“三無”船舶71981艘,回收銷毀網具957.7噸,全省禁捕水域基本實現“四清四無”目標。

    2021年1月1日,我省長江湖南段、洞庭湖、湘資沅澧“四水”干流等重點水域如期全面啟動“十年禁漁”。同時,各市縣加強退捕漁民保障工作,符合參保條件的28428名退捕漁民已全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意愿的19183名退捕漁民已全部實現轉產就業。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加快“智慧漁政”建設,建成重點水域全覆蓋、全天候網絡監控系統,實現漁政執法監管的智能化、精準化、常態化。2021年全省共查辦違規違法案件1463件,查獲涉案人員1840人,司法移送798人。

    湖南省農業農村廳的數據顯示,2021年洞庭湖水域監測到的水生生物種類較2018年增加了近30種。從水生生物資源監測結果來看,鳤魚30年來重現洞庭湖及湘江,江豚分布區域延伸、出現頻次明顯增加,表明我省“十年禁漁”已初見成效。(記者 李成輝 通訊員 盛擁軍)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