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報訊(記者 王驍)兩條相鄰街道都安了路燈,亮燈時間卻不同步。日前,家住太原市壩陵路的居民撥打12319城管熱線詢問,為什么安裝在路口不同方向的路燈亮燈時間相差10分鐘?12月14日,山西晚報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原來是兩地光源類型不同所致。
進入冬季以來晝短夜長,天黑的時間一天比一天早,到了下班高峰期,天色已黑,看到壩陵南街上的路燈已經點亮,而相鄰的壩陵路上的路燈卻遲遲不見點亮。大約10分鐘后,壩陵路上的路燈才亮。同一片區域,為什么有的路燈亮得早、有的路燈亮得晚?
太原市數字城管平臺將市民咨詢的問題受理派單到負責上述街道路燈管護的太原市市政公共設施建設管理中心。經該中心工作人員核實,壩陵路和壩陵南街的路燈接的是同一趟供電線路,亮燈啟動時間也是同步的。市民之所以看到兩條街道上的路燈,出現亮燈時間前后不一的現象,是因為壩陵路上的路燈采用高壓鈉燈,正常工作條件下,高壓鈉燈的啟動過程需要10分鐘左右。高壓鈉燈啟動后,在初始階段是汞蒸氣和氙氣的低氣壓放電,這時候的燈泡工作電壓很低,電流很大,隨著放電過程的繼續進行,電弧溫度漸漸上升,汞、鈉蒸氣壓由放電管最冷端溫度所決定,當放電管冷端溫度達到穩定,放電便趨向穩定,燈泡的光通量、工作電壓、工作電流和功率逐漸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因此,壩陵路和壩陵南街上的路燈同時接通電源,由于壩陵南街上的路燈采用普通光源可以瞬間點亮,但壩陵路上的高壓鈉燈要等待10分鐘才能點亮,讓市民感覺路燈點亮有“時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