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廣東省人大代表視察省財政廳,提前介入廣東2022年預算編制監督。代表們圍繞支持研發創新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支持粵東西北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支持國家醫學中心與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等三個專項預算資金的使用和安排提出意見建議。
座談會上,省財政廳廳長戴運龍透露,明年計劃繼續加大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投入,特別聚焦落實“雙減”、公辦優質學位供給、文化惠民工程等教育領域。
老區蘇區民族地區輪訓1.6萬名教師
今年9月,省政府出臺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明確通過推動珠三角和粵東西北地區建立健全結對幫扶機制,提高粵東西北中小學校的校長教師隊伍能力素質。省人大代表程志軍呼吁,落實方案要求,關鍵要加大對粵東西北地區教育領域的財力支持。
對此,戴運龍回應稱,按照省政府工作安排,明年省財政將優先保障粵東西北地區教師全員培訓、支教跟崗2個項目。在培訓項目中,計劃先行推動“三區”(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原中央蘇區)共1.6萬名教師全員輪訓。此外,明年預計有2700人支教跟崗,省財政按照每人每年4萬元的標準補助工作經費,主要用于發放工作補助、交通差旅費用及購買意外保險費等。
省人大代表梁真補充建議加大粵東西北地區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投入,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調研發現,農村裝配一間普通的多媒體課室只要2萬元,這還不到城市學校一塊電子白板價格的一半。”她建議設立教育信息化專項經費,爭取在三五年內縮小城鄉、地區和學校之間信息化硬件建設方面的差距。
此外,戴運龍透露,明年廣東還將加大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投入,特別是聚焦落實“雙減”、教師隊伍建設、公辦優質學位供給、高職“雙高”建設、集團辦學等教育領域。
支持中山一院、省中醫院爭創國家醫學中心
醫療衛生體系建設一直是代表關注的焦點。近年來,我省全力打造“頂天立地”醫療衛生大格局,在進一步打造高水平醫院方面財政將給予哪些支持?
戴運龍介紹說,明年我省計劃重點支持國家醫學中心與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一方面,支持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建設精準醫學中心、省中醫院建設中醫醫學中心,推動上述2家醫院爭創國家醫學中心。另一方面,支持4個具有優勢學科的醫院建成專科類醫學中心,包括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建設呼吸醫學中心、南方醫院建設腎臟病醫學中心、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建設腫瘤醫學中心、省人民醫院建設心血管醫學中心。
在強基層方面,2016至2020年全省統籌安排600億元加強基層醫療衛生能力建設。對此省人大代表劉世興建議,下一步加大基層醫療投入力度,支持全科家庭醫生隊伍建設,鞏固基層醫療建設成果。
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專項預算資金上,今年省級財政安排相關領域專項資金38.2億元。省人大代表邱靜和梁士倫均建議明年繼續保持有關財政政策的持續性,并提高精準度。
對此,戴運龍表示,明年省級預算計劃重點支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推動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省實驗室建設等項目。其中,計劃按照省市1:1的投入比例支持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總部建設,圍繞“強芯”、核心軟件等重大工程和重點產業發展需要,建設一批重大技術研發平臺和中試平臺。(記者姚瑤)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