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正在建設中的清徐精細化工園區。 本報記者姚凡攝
“中國醋都”品牌熠熠生輝,工業園區“磁效應”不斷放大,清徐大道正加快建設……發展中的清徐正不斷刷新著魅力之城的新紀錄。
近年來,清徐縣緊緊圍繞“1234”發展目標,建設“一園兩地三路四城”,將城建重點項目作為集聚先進要素、繁榮城市經濟的重要載體,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一幅記載了清徐縣高質量發展的壯美畫卷徐徐展開。
近日,記者來到清徐縣,探尋該縣建設高品質之城的點點滴滴。
高起點繪制宏偉藍圖
三年之內,以精細化工循環產業園為依托,打造一個千億級產業園;把清徐打造成面向全省、輻射全國的文商旅理想目的地和消費新領地;建好濱河東路南延至清徐大道,西中環南延至清徐西關大街,清徐文源路新建汾河大橋聯通綜改示范區三條路;建好大學城、南部新城、清源水城、衛星城“四座城”。日前,太原市委書記韋韜在清徐調研時,進一步明確了清徐縣“1234”發展思路。
在全省“一群兩區三圈”的城鄉區域發展新布局中,清徐處在全省中心位置,是山西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區。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在清徐縣占地3個鄉鎮17個村,未來將在縣域內拓展區343平方公里。清徐與綜改示范區密不可分、共生共榮。
從同城化看,濱河西路貫通全縣南北,濱河東路南延工程已經開工。清徐大道正加快建設,建成后將直接聯通大運高速和綜改示范區,其中橫跨兩岸的汾河景觀大橋,將為太原再添一座跨汾大橋。清徐縣西關大街與太原市西中環南延、晉陽大道互聯互通僅剩余5公里,打通后將增添一條從太原河西到呂梁地區的市政快速路。
不僅如此,規劃中的磁懸浮列車將通往堯城機場、地鐵7號線直達清徐,必將使清徐加快融入省城半小時都市生活圈,充分釋放發展優勢和潛力。
大手筆推進高質量發展
眾所周知,清徐是工業大縣和民營經濟強縣,擁有企業14370家,其中工業企業500余家,規上企業86家,基本形成精細化工、裝備制造、生物制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產業集群。在清徐縣經濟開發區,美錦、梗陽、亞鑫、潞安新材料,這些龍頭企業帶動清徐縣的產業經濟朝著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快速邁進。
太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清徐縣委書記王劍峰介紹,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是經濟高質量發展,重中之重是產業轉型。清徐縣把大力發展園區經濟作為打造太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抓手,在前三季度全省56個縣管工業類開發區綜合考核指標排名第一。
清徐精細化工循環產業園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成化”和“能耗一流、環保一流、裝備一流、效益一流”的標準,三年內,清園區將打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千億級產業園。
不僅如此,清徐特色食品產業集聚區是省發改委批復的12個特色產業集聚區之一,力爭在“十四五”時期構建食醋產能100萬噸、產值100億元的龍頭產業集群。
同時,通航產業園依托堯城飛行大會,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大力發展航空物流、飛機改裝維修、航空培訓、研發制造等相關產業,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響當當的經濟數據,是清徐縣高質量發展交出的完美答卷。今年前三季度,清徐縣地區生產總值205.3億元,增速居太原市第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7.3億元,增速居太原市第一;縣域固定資產投資139.98億元,增速居全省第一……
巧發力促進融合發展
當前,清徐縣正處在傳統產業提檔升級的轉型期,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的窗口期。王劍峰表示,要做好全省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要在持續優化產業結構、集聚轉化創新資源、不斷增進民生福祉等方面下功夫。
在打造現代服務業發展方面,當前,清徐縣服務業發展的兩個方面,生產性服務業正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萬科、保利、金科等知名房企投資落地,建筑面積超過500萬平方米,截至目前,本年度銷售收入突破26億元。
王劍峰介紹,現代服務業工作重心已轉向商業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下一步,重點推進以多弗南部新城、北城康養小鎮等項目為牽引的現代服務業發展。
在打造現代農業發展方面,清徐縣圍繞特色轉型,強化示范引領,積極謀劃特色產業,將用好“中國醋都”“葡萄之鄉”等金字招牌,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叫得響的農業品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在打造文旅產業方面,清徐縣擁有徐溝背鐵棍、清徐磚雕、六味齋醬肉工藝等多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晉商的重要發祥地。該縣依托文旅資源,將著力建設“清源水城”,集中建設中華老字號一條街、民族文化一條街、非遺手工一條街、清徐文化片區等特色街區,打造全國一流的文旅標桿。
對未來的發展,王劍峰信心十足地表示:“清徐計劃用五年時間,實現縣域人口達到50萬人,縣城建成區面積突破50平方公里,稅收邁上50億元臺階,地區生產總值跨過500億元大關,美錦、梗陽、亞鑫三家企業進入全國民營企業500強。”
本報記者王雁 姚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