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
杏花嶺區紀委監委牢記領袖諄諄教誨,在太原市紀委監委和杏花嶺區委的堅強領導下,牢固樹立抓基層、強監督的工作導向,構建完善街(鎮)連片協作區工作機制,配強村(社)紀檢監察聯絡員和特約監察員兩支隊伍,在實現基層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提質增效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了發現和解決群眾“家門口”問題的能力和水平,推動基層監督架構塑“形”鑄“魂”。
縱向講貫通 橫向強協作
鄉鎮街道層面有了攥指成拳的“監督部隊”
“2020年協作區成立以來,不僅迅速解決了街(鎮)紀(工)委人員力量薄弱、工作畸輕畸重的問題,而且有效破解了基層人情羈絆、辦案干擾較多的困境,過去一些稍微復雜案件都要提級辦理,現在第一、第二種形態案件協作區都能辦好,辦案數量、質量、效率都大大提高了?!眳^紀委監委一名班子成員一語道出成立協作區帶來的顯著成效。
該區以構建縱向指揮有力、橫向協作緊密的基層紀檢監察工作格局為目標,合理劃分片區,整合優化資源,打造三個連片協作區,推動基層監督實現“單打獨斗”向“團隊作戰”的轉變。
在人員統籌上,創新“1+1+4+N”模式,1名區紀委監委班子成員任協作區主任、1名監督檢查室主任任協作區副主任、3至4名紀(工)委書記任組長、18至22名辦案人員(專職10至12名),形成較強工作力量。
在片區劃分上,既考慮地理位置遠近、監督力量多少等因素,更注重辦案力量強弱、業務水平高低等情況,使街(鎮)之間優勢互補、協作區之間辦案平衡。2020年,協作區處置問題線索件數、初核件數、立案件數、黨紀政務處分人數及組織處理人數,分別占全區42.7%、40.4%、54.3%、53.6%和59.9%。其中,連審連查12件,交叉審理88件。
在工作推進上,在區紀委常委會的直接領導指導下,協作區主任定期召開工作會議,按照一事一授權、一案一指定原則,集體研判處置線索,確定審查單位、審理單位,嚴格查審分離,督導案件進度,及時解決有關重大問題,形成了協作推進、合力突破的態勢。今年4月,第一協作區將楊家峪街道問題線索安排三橋街道紀工委辦理,在楊家峪街道紀工委協助下調查取證工作迅速推進,審查報告先后報協作區主任、區紀委分管副書記審批,協作區安排澗河街道紀工委審理,三橋街道紀工委按審理意見完善后,由楊家峪街道黨工委給予涉案人員相應黨紀政務處分。整個過程,協作區內部層層壓責、縱向貫通,各紀工委通力協作、橫向融合,確保該案能夠在3個月內高效查結。
小事不出村 大事不出鄉
干部群眾身邊有了貼身監督的“赤腳醫生”
“聯絡員一方面從群眾中來,最了解社情民意、最直接掌握基層動態,善于用‘走街串巷’‘拉家?!葮闼貙嵱玫谋O督方式,從群眾眉頭間、話里頭及時發現‘病灶’和苗頭性問題,做到‘早醫早治’,是老百姓身邊的‘赤腳醫生’;另一方面聚焦村“兩委”履職情況,直接對街(鎮)紀(工)委負責并及時報告,是我們工作拓展延伸的‘消息樹’?!眳^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對聯絡員發揮作用進行了全面概括。
2020年7月,該區組建135名村(社)紀檢監察聯絡員隊伍,用好知情權、提醒權、建議權、報告權,把握職責定位,推動末梢監督實現“有形監督”向“有效監督”的轉變。
他們是聞風而動的“顯微鏡”,澗河街道某社區聯絡員針對2名社區干部與社區書記在工作中意見不合,導致工作難以落實推進的問題,主動談心談話把矛盾化解在基層。
他們是宣傳教育的“廣角鏡”,大東關街道某社區聯絡員圍繞社區黨務、居務、財物、信息“四公開”以及創城、疫情防控、換屆等重點工作進行監督,提醒社區干部盡職盡責,建議社區建成“清風正氣、廉潤我心”廉政文化景觀小品。
他們是延伸觸角的“望遠鏡”,巨輪街道某社區聯絡員得知杏花嶺區檢察院通報轄區一名黨員涉嫌相關犯罪事實、已向區法院提起公訴后,當即提醒社區黨支部書記及時報告,并協助街道紀工委2次到區法院調取相關證據,在法院審判前,及時給予這名黨員開除黨籍處分。
他們是問題苗頭的“反射鏡”,楊家峪街道某村黨支部換屆期間,聯絡員聽說村民對村委會主任候選人學歷有異議,第一時間向楊家峪街道紀工委報告,街道紀工委與換屆辦迅速組成聯合調查組進行核實,最終將該候選人學歷屬實、符合選舉資格等情況及時反饋,保證了村黨支部換屆工作順利完成。
監督有保障 履職有平臺
紀檢監察機關有了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
“特約監察員人品好、作風正、威信高、能力強,是幫助我們發現問題的‘外腦’,發揮了參謀助手作用;同時,他們身處一線、體察民情,可以幫助我們做好信訪工作,是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眳^紀委監委信訪室負責人在對特約監察員年度考核時這樣評價。
2020年6月,該區立足實際,配套出臺“優先從農村(社區)和其他基層單位老黨支書、老黨員和老干部中聘任特約監察員”“特約監察員參與信訪接待工作”兩個工作辦法,聘任12名有豐富群眾工作經驗的老黨支書、老黨員、老干部擔任特約監察員,拓展職能,推動外部監督實現“制度優勢”向“治理效能”的轉變。
引導在全面監督中當好參謀員,制定特約監察員工作辦法、特約監察員年度工作要點,把特約監察員當成“自己人”,邀請走進機關、深入基層,幫助改進工作、轉變作風。在此基礎上,鼓勵他們提出針對性意見建議。履職一年來,特約監察員在加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推進基層治理等提出意見建議17條,較好規范了紀檢監察工作。
引導在聯系群眾中當好宣傳員,把信訪室這個聯系群眾“主要窗口”作為特約監察員的統籌協調部門,積極探索建立特約監察員協助接訪制度,對涉紀信訪合規引導,對業務范圍外舉報加強溝通,并結合切身感受,自覺當好反腐倡廉輿論宣傳的“廣播站”和“大喇叭”。特約監察員履職以來,33批45人次群眾反映的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和處理。
楊勝利 韓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