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21》顯示,截至2020年年末,全國共有11個城市居民人均累計存款超過10萬元,分別是北京、上海、杭州、沈陽、廣州、太原、天津、深圳、大連、南通、南京。其中,太原人均累計存款11.1萬元,在全國排名第六。
數據顯示,太原住戶存款余額5897億元,太原市常住人口530.41萬,人均存款和廣州市持平。《太原市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0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38329元,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559元,平均一年存款17770元,要達到人均11.1萬元,需要6年至7年的時間;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969元,平均一年存款5686元,要達到人均11.1萬元,需要19年至20年時間。
哪些行業最掙錢?從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來看,2020年太原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86541元,年平均工資最高的3個行業分別是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年平均工資增速最高的3個行業依次為房地產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制造業;城鎮私營單位年平均工資最高的3個行業分別為金融業,采礦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年平均工資增速最高的3個行業依次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以及金融業。
業內人士分析稱,人均存款額一方面反映出居民對于處理“閑錢”的觀念差異,另一方面也直接反映出地區投資渠道的差異。比如,濃厚的投資氛圍會對儲蓄存款的比例帶來差異。此外,影響居民儲蓄的主要因素包括個人的收入水平、收入的分配、消費傾向,以及金融市場是否完善、個人同金融市場的關系。 (賀娟芳)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