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富 > 正文

    太原鐘樓街書場的“單田芳”

    早年間的鐘樓街,不只是太原市民的購物區(qū),也是大家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更是南來北往的文藝青年們謀生發(fā)展的淘金寶地。說評書的狄來珍先生即是在這里走紅的“單田芳”。
        1927年,來自河北固安縣的20多歲的狄來珍第一次單騎闖太原。初闖太原的藝人們出于生計,一般是先在海子邊“撂地”,行話叫“平地摳餅”,意思是“在一塊不起眼的地上要摳出填飽肚子的‘烙餅’”,說白了就是“白手起家”。這里的露天攤位租價低,雖然消費群體多數是社會底層的平民百姓,但客流量大,藝人只有被海子邊的聽眾認可了,才有可能被鐘樓街的茶館茶園所接納。狄來珍也不例外。起初,他在海子邊“撂地”,進不起電影院和戲院的人都來聽他說書,有錢的給他往圈里扔幾個,沒錢的悄悄低頭離去。狄公也不在意,雙手抱拳笑道:“歡迎下次再來捧場?!?br>    憑借自身天賦和不懈努力,狄來珍的《三俠劍》一炮打響太原城,很快就坐堂于開化市和大中市。每當他往書臺前一坐,人聲鼎沸的茶館就像被按了暫停鍵一樣“唰”地靜了下來。他不用彩服,不用化妝,只憑折扇、手帕和醒木三件說書“神器”,即可把各類人物表演得活靈活現;那聲音頗似單田芳,蒼勁渾厚而略帶沙啞,說到懸念之處,把醒木“啪”地一拍,來個“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讓人欲罷不能。從此,鐘樓街的一條順口溜“聽狄來珍的書,看丁果仙的戲”,便是來此娛樂享受的最大樂趣,就連榆次、太谷等鄰近縣份的人們都要趕百八十里路,花錢住一晚客店也要聽他說一回書。
        在鐘樓街,狄來珍的逆襲成功并非個例,這里僅民國時期就走紅了晉劇大師丁果仙,四大名角的冀美蓮、牛桂英,相聲第四代藝人夏福義、龐子泉等一代演藝超群的藝術名家,太原相聲界的第一位女性演員劉彩霞也是在鐘樓街脫穎而出……可見,鐘樓街不僅是商貿娛樂的好去處,也是各路藝人走向藝術殿堂的通衢大道。
        如今,華麗蝶變的鐘樓街又重續(xù)“老太原的記憶”,恢復玲瓏清秀的說書樓會,這讓人感到十分欣慰,鐘樓街的故事今后會更加精彩動人。(彭慶東)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yè)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fā)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