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富 > 正文

    吉林:又是一年秋收季 機械收割唱“主角”

    眼下,各地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秋收,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往返穿梭在農田間的收割機成為秋收作業的“主角”。截至10月16日,全省秋收進度57.7%,其中玉米收割進度過半,水稻完成七成。

    在雙遼市遼東街金良村村民王剛的地里,金黃的玉米通過收割機的作業后直接進入儲存器,脫皮、裝箱、運輸一氣呵成。

    金良村今年種植玉米總面積達到900多公頃,十余臺收割機活躍在田間地頭,預計一周時間就能完成玉米收割。村里還給收割機裝備上了配套工具,一邊收糧食一邊粉碎秸稈。

    在大安市大崗子鎮,同樣是金秋糧滿倉的豐收美景,來回穿梭的收割機馬達轟鳴,吳大勇農機專業合作社正組織機械進行大面積機收作業。拖拉機手徐長寶告訴記者,機械化收割已經得到農戶的普遍認可,而收割機的作業效率也在連年提高。

    今年吳大勇農機專業合作社承包200多坰玉米,依靠合作社的4臺收割機,不到一周時間就能全部收完。剩余的時間,收割機還可以租出去,合作社4年前購買的收割機,當年就收回了成本。

    近5年來,我省全面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國家整省試點建設,啟動實施敞開式普惠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基本實現了農戶“買就補”。目前我省擁有水稻聯合收割機3.31萬臺,玉米收獲機8.02萬臺, 玉米、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分別達到93.42%和96.3%,大型農機合作社發展到6361個,建立全程機械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662個,基本實現“一鄉一主體”,為糧食穩產高產顆粒歸倉提供了機械化保障。

    來源:吉林新聞聯播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