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年來,儋州市黨員干部和市民愛心助力脫貧攻堅,截至2020年底,共舉辦“消費扶貧”大集市活動81場,線上線下銷售扶貧農產品2149萬元。今年5月,全市黨員干部和市民又拉開“消費助農”助力鄉村振興的序幕,5月21日至22日,儋州2021年“消費助農”大集市首場活動舉行,2天線上線下銷售額達42萬余元;9月10日,儋州2021年“消費助農”大集市(第2場)在那大鎮鼎尚時代廣場舉行,2天線上線下銷售農副產品27萬余元。
市民選購農副產品。 韋斌 攝影
9月10日,在那大鎮鼎尚時代廣場,海南憶家食品有限公司、儋州江發瓜果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儋州善民種桑養蠶專業合作社等24家企業(合作社)、16個鎮的46戶脫貧戶擺出2排長長的攤位,在簡單的攤位上展示自家生產的地瓜、紅米、花生、紅豆、蜂蜜、雞、鴿子、牛肉、海儋土糖等特色農副產品。
儋州市黨政機關黨員干部帶頭奉獻愛心,選購綠色農產品,幫助脫貧戶增收。9月11日,該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克強掃碼購買儋州雞、雞蛋、蜜薯等,他說:“今年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開展消費助農活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支持脫貧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壯大,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大集市活動現場,儋州市相關負責人也分別選購自己喜愛的特色農副產品。
儋州市直機關黨員干部職工和市民紛紛獻愛心選購產品。 黎有科 攝影
普通市民傾情助農,既選購實惠的農產品,又奉獻愛心助農增收。市民吳啟虹買了新鮮的羊肉和特色蔬菜芋頭梗,她說:“我逛大集市感覺農副產品質量很好,很新鮮,我買到放心又好吃的肉菜,為鄉村振興出力,很有意義。”
脫貧戶踴躍參加大集市活動,帶來自產的特色農副產品,既滿足市民的需求,又拓寬農副產品銷售渠道。接連2天,儋州市排浦鎮瓜蘭村村民黃石金在稻田放養的老母鴨受到市民的喜愛,稻田放養的老母鴨每只70元,他賣出200只。他說:“感謝政府搭建這么好的平臺,我家的產品賣得快,比在農貿市場賣得好多了,我很開心。”峨蔓鎮筆架村村民薛可區帶來的跑海鴨蛋,每個1.2元,賣出2500個。
九月十一日,騎行、徒步愛好者參加“消費助農”大集市活動。何萬常 攝影
儋州市有關部門還把舉辦旅游活動與大集市活動結合,讓更多游客參與到愛心助農當中。9月11日,2021年海南美麗鄉村綠色騎行活動(儋州站)在儋州和慶鎮美萬新村舉行,全省300余名騎行、徒步愛好者參加。當天,和慶鎮在美萬新村舉辦2021年“消費助農”大集市(第2場)活動,300余名騎行、徒步愛好者紛紛參加大集市活動。和慶鎮美敖村村民楊開明說:“我養的本地雞每斤賣35元、鵝每斤賣23元,還有蜂蜜等,都很好賣。”(記者 劉襲 特約記者 李珂)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