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從安徽省發展改革委獲悉,在國家雙控目標責任評價考核中,安徽省連續5年被評為“超額完成等級”。
據安徽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安徽省單位GDP能耗累計降低16%,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安徽以年均3.4%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7.3%的GDP增長。2020年,安徽省以占全國2.95%的能源消費,支撐了占全國3.81%的經濟總量。
“既要保障經濟發展,又要完成節能目標,需要科學統籌推進,組織和資金保障都不可或缺。”安徽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安徽省政府成立了高規格的省節能減排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能耗雙控各項工作;另一方面,安徽省財政每年安排節能與生態建設專項資金,支持各地開展節能示范城市、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等重點項目以及高耗能行業能耗限額標準體系建設等。
此外,在推進過程中,安徽省聚焦節能工作統籌謀劃、源頭控制和過程管控、目標責任評價考核三大抓手,從頂層設計和體制機制上加強管控。安徽省政府印發《“十三五”節能減排實施方案》,將全省“十三五”節能目標分解下達到各市政府和省有關部門;嚴格過程管控,按季度發布全省及各市能耗雙控進展情況通報和“晴雨表”,并在省政府網站和省內主要媒體進行公布,督促各市根據通報情況采取相應措施。
同時,嚴格執行節能目標考核問責制,安徽省政府在對市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時,將單位GDP能耗降低率列為“一票否決”事項。組織開展市級政府年度能耗雙控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及時通報考核結果,對未完成“十三五”能耗強度降低目標的地級市予以“一票否決”。
據介紹,安徽省的節能工作圍繞工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推進節能減排落地見效。
工業方面,安徽省對180家重點耗煤企業開展了“一企一策”耗煤管理;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20%,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目標任務。
建筑節能方面,安徽省組建了全省裝配式建筑產業聯盟,整合58家省內龍頭企事業單位設計、生產、施工、科研能力,年實施能力超過1500萬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市已被列入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并積極創建國家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點城市,鴻路鋼構等5家單位被列入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
交通運輸方面,安徽省積極引導和支持城市軌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統建設,加快淘汰老舊運輸車船,推廣應用新能源、LNG等清潔能源。當前,全省新能源公交車保有量增加了272%。
公共機構領域,在黨政機關辦公和業務用房、學校、醫院等新建建筑,率先全面執行節能強制性標準和綠色建筑標準。據悉,目前,安徽省公共機構人均綜合能耗較2015年累計下降15%。
安徽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安徽省將進一步壓實節能目標責任,著力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記者曲靜怡)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