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富 > 正文

    改善市場信息不對稱 推動勞務品牌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0部門印發《關于勞務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多方面舉措加快勞務品牌發展。

    吃徽菜,首選“績溪徽廚”主理的菜館;找護工,“呂梁護工”值得信賴;做防水,首先想到“平輿防水”……這些帶著地域標志的職業行業名詞,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勞務品牌。作為具有較高市場知名度的勞務標識,有的勞務品牌自發形成,靠“傳幫帶”聚集人氣,在市場考驗中脫穎而出;有的挖掘優勢資源,靠政策扶持引導,不斷做大做強。

    一個個響當當的勞務品牌背后,是一支支備受好評的勞務大軍。過去靠賣力氣走四方,如今手持品牌闖市場。正因為勞動者的聰明、勤勞、踏實、誠信,才讓勞動成果形成口口相傳的 “金字招牌”;也正是因為一些勞動者經過系統職業培訓、擁有特長技術、具有服務承諾和安全保障,才能把勞務品牌擦得更亮、叫得更響。改善勞務市場信息不對稱,降低勞務搜尋成本和市場風險,勞務品牌既是“就業名片”,讓勞動者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又是“質量認證”,讓雇主用得放心、用得安心。日前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創新提出勞務品牌促就業計劃,即是肯定勞務品牌建設在促進就業中的重要作用。

    面向市場的勞務品牌,也是一種“商品”。 “商品”質量,某種程度上代表著品牌影響力、競爭力。從以往情況看,一些勞務品牌自發形成后,由于缺乏統一的質量標準化體系建設和科學嚴謹的管理措施,容易因個別現象或局部問題導致品牌形象受損、勞務輸出受阻。激烈競爭下,品牌質量考驗著當地服務保障的能力。既要開展勞務品牌技能培訓,培養勞務品牌技能帶頭人,提高品牌技能含量,又要加大扶持力度,打造細分行業“專精特新”勞務品牌,組建勞務品牌聯盟,推動勞務品牌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只有像企業抓產品質量一樣,強化質量管理意識和系統管理思維,以質量擦亮勞務品牌成色,才能讓勞務品牌化之路越走越順。

    增強勞務品牌意識,促進地域勞務品牌遍地開花。品牌好不好、硬不硬,不是自說自話、自吹自擂,要看市場認不認可、能否經受住時間考驗。有的地方打著“勞務品牌”旗號,輸送大量勞動力去大城市從事家政服務,但供需不匹配、缺乏特色,總被“退貨”。離開本地優勢只看外地需求盲目引導,必然遭受損失。同樣是勞務輸出,是否發揮比較優勢,打造特色勞務,找準市場定位,結果大不一樣??兿h被稱為“中國廚師之鄉”,全縣18萬人口中約有十分之一在全國各地從事廚師工作。當地摸準務工動向,緊貼市場打造徽廚品牌,挖掘優勢帶動產業發展,讓人力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資源優勢,值得借鑒。

    打造勞務品牌不可能一蹴而就。每一個勞務品牌都得益于當地政府的推廣和勞動者多年的奮斗。但一些勞務品牌打響后,不少外地商家競相模仿,產品魚目混珠、名不副實,品牌聲譽一落千丈。誠信經營,是勞務市場理應遵循的原則。鼓勵勞務品牌注冊申請商標專利,把社會誠信評價體系融入品牌提升發展全過程,助力一批有知識產權的勞務品牌更好成長,有效降低勞務市場風險。

    某種程度上說,品牌意識決定勞務發展的方向和現狀。發揮政策推動作用,積極調動社會力量,加強質量管理和隊伍建設,讓優質勞動力享受高標準高質量待遇,讓不同層面勞務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勞務品牌才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響亮。(韓小喬)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