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由吉林省科學技術協會等12家單位共同舉辦的2021年全國科普日暨吉林省第十九屆科普周活動在吉林省科技館舉行。
“百年再出發,邁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今年全國科普日的主題,集中活動將持續到9月17日。吉林省主場活動包括生態吉林科普攝影展活動、“中國科學家精神主題展”全國巡展吉林站活動、館校共建科普公開課、“云”游長光衛星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活動、科普影片展映活動、吉林省科協大講堂線上講座等10余項。
科學普及,你我共參與。科普展上看什么?2021年全國科普日等你來打卡!
生態吉林科普攝影展
壯美吉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生態吉林科普攝影展于眾人期盼中,和廣大市民朋友見面了。在吉林省科技館一樓的展廳內,200余幅的攝影作品,為廣大市民呈現了吉林大美風光的精彩故事和畫面。
吉林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 鄭春生
吉林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鄭春生介紹,本次科普攝影展共有“壯美長白”“黑土沃野”“靈動松江”“人與自然”四個主題展區,精美的攝影作品凝結了百余位攝影師的心血汗水和生活熱情。鄭春生表示,希望參觀者看到的不僅僅是攝影作品的技法和美感,更多的是增強環保意識,感受吉林人民對大自然的熱愛。
吉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科普宣傳者 王蒞翔
一群中華秋沙鴨棲息于水邊的攝影作品,引來眾人駐足觀看。中華秋沙鴨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貓”,屬于中國特一級重點保護鳥類。“中華秋沙鴨棲息狀態獨特,我用鏡頭捕捉自然的魅力與生命的精彩。”作為一名本土攝影師、吉林省科普宣傳者王蒞翔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我在拍攝中華秋沙鴨、東北虎、紫貂等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時感受到,只要你不傷害它們,動物是不排斥和人類有互動的。希望大家多了解科普知識,保護野生動物,保護其棲息環境,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吉林省青年攝影家協會常務副主席 白石
吉林畫報社攝影部主任、吉林省青年攝影家協會常務副主席白石用攝影機記錄下長白山松嶺的冬日美景。松嶺景致特別,民風淳樸,民俗原汁原味,很多攝影人、畫家都到大山里進行實地創作。近年來,我省因地制宜發展各具特色的農業和鄉村旅游,已經成為鄉村產業振興的新名片。
吉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 李春影
“科學普及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今天,許多幼兒園、小學生也來到了活動現場,可以看出,吉林省科學技術協會注重科學普及,不斷滿足公眾對科普服務的需求。也希望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參與其中。”吉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李春影說。
此次生態吉林科普攝影展將持續到10月8日,大家快來欣賞、感受吉林之美吧!
館校共建科普公開課
探索奧秘:科技館里的科學世界
神奇的科學世界,科技館既好玩又能動手實踐!當天,吉林省科技館收獲了眾多青少年學生和幼兒園小朋友的喜愛,現場互動不斷,整個展廳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尚德學校四年級學生參加科技館科普公開課
在吉林省科技館里上科學課,對孩子們來說,是一周最期盼的事兒!“聲音大小究竟與什么因素有關呢?下面老師給大家做一個演示實驗。”吉林省科技館培訓部科技教師楊超博正在耐心、細致地講解,“老師的面前放了一面鼓,老師輕輕的敲擊會怎么樣?老師用力敲擊又會怎么樣?現在,請同學們看,老師又在鼓上放了許多碎紙屑,我輕輕地敲擊會怎么樣?我用大力氣敲擊又會發生什么呢?”
學生和科技館老師在課堂上互動
今天科普公開課的內容是聲音的三要素:響度、音調和音色,長春技術產業開發區尚德學校四年級的學生們正在和老師一起做探究實驗。據楊超博介紹,為了促進博物館資源與學校教育、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機結合,形成教育合力,吉林省科技館與長春市部分學校開展“館校共建公開課”,主要面向小學生開展。學校老師講科學課的理論知識,科技館的老師到學校給學生們做課程的延伸和拓展,這種“理論+實踐”的互動教學,帶給學生們全新的教學體驗。同時,我們采用的是“3+1教學模式”,老師在學校講三次的課程,我們就號召學生來一次科技館,這樣可以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之上融會貫通,再結合科技館的展品進行深層次的學習和探究。課間還設置了問答環節,更加點燃了小朋友們對科學的無限熱情。
“館校共建公開課活動課程設計非常新穎,特別符合國家素質教育,既考查學生的知識性,也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整個課程設計的非常合理,學生收獲特別多。”長春技術產業開發區尚德學校教科研中心主任許喆告訴記者。
據了解,吉林省科技館參與館校共建公開課老師十余名。“他們是在吉林省科技館里成長的一代人,希望熱愛科技知識的青少年能得到更好的科學普惠。”楊超博說。
線上線下一起發力
科技播種:省科協備好科普大餐
線上線下相結合,科普宣傳齊參與。吉林省科學技術協會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科普方式,全方位、多平臺為公眾提供科普服務,增加市民參與科普的熱情。
“我和我的祖國——中國科學家精神主題展”全國巡展(吉林站)于當日在吉林省科技館啟動,活動持續到9月24日。邂逅科技之光,領略科普魅力。科普周特效電影展映活動即將開始,吉林省科技館夢幻劇場、4D影院、災難劇場、動感影院、球幕影院通過預約面向公眾免費開放,循環播放科普影片20多部。
同時,吉林省科協大講堂科普講座于科技周活動期間在線上開講,不僅可以學到權威的科普知識,還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聽專家講有關應急科普、人工智能、新媒體應用、健康生活等方面的科普知識。
“星星為什么會眨眼睛?為什么流星會有尾巴……”
漲知識,長見識!9月12日上午10時,長光衛星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將通過網絡直播形式,讓公眾在“云”上就可以參觀到基地內陳列的空間站、衛星、火星探測器、長征系列火箭等實物模型,以及銀河系、太陽系、衛星軌道、遙感應用等主題壁畫,一場有趣的科普盛宴,千萬不要錯過!(記者 葛阿婧/文 李夢雨/攝)
吉林省科學技術協會供稿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