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富 > 正文

    健全務實中長期激勵機制 青島國企改革攻堅迎來新機遇新動能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是黨中央對國資國企改革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2021年是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第二年,到了攻堅階段、關鍵時刻。截至7月底,青島市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總體完成率已超過50%,取得了階段性積極成果。但對標上海、深圳等先進城市,我市國資國企發展還有不少差距和不足。尤其是瞄準“今年底完成三年改革任務70%以上”這個標志性節點,青島的國企改革已經站上了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歷史關口。

    如何推動國企改革再提速?怎樣打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下半場”攻堅戰?記者從8月19日下午召開的市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2021年第二次會議上獲悉,8月10日,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批復《青島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實施方案》。這標志著我市國資國企改革發展迎來了重大機遇期。

    深化國企改革,要激活國有企業家內生動力

    “在綜合改革上求突破、在特色改革上謀深化、在先行改革上作示范”,這既是第二批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要實現的目標,也是青島作為第二批綜改試驗城市中唯一的計劃單列市應有的責任擔當。

    形成聞名全國的“青島企業家群體現象”,是青島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最鮮明的歷史特點,這也是青島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選取國有企業家隊伍建設主題的底氣所在。

    《青島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實施方案》在全國率先提出,以貫徹落實“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20字要求為主線,圍繞“堅持政治標準、依法規范治理、培育企業家精神、落實物質利益原則、完善體制機制保障”五個方面,探索創新國有企業家隊伍建設模式,完善國有企業領導人員“選得出、穩得住、管得好、強保障”工作體系,用改革的突破性進展激活國有企業發展潛能,不斷增強國資國企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實現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目標,努力形成在全國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實施方案》彰顯十大創新突破亮點:創新探索獨具地方特色的國有企業家隊伍建設模式;建立完善國有企業負責人“去行政化”薪酬分配體系;建立“黨管干部”原則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市場化選聘”相結合的程序化運作機制;探索創新市屬企業分類分層深化混改新模式;全面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契約化管理;推行“五減五加”,強化“兩管一防范”,探索轉變國資監管職能方式;探索建立專業化國家出資人監督工作機制;健全務實管用的中長期激勵機制;創新建立綜合改革試驗基金市場化機制;實施市域各級各類國有企業綜改政策全覆蓋。

    《實施方案》明確,把市域國有企業全部納入綜改試驗范圍,既包含生產服務類企業,也包含金融文化類企業;既包含市屬企業、區屬企業,也包含駐青中央企業、省屬企業及外地駐青國企,充分運用綜改政策紅利,形成改革發展的合力。

    《實施方案》共有20條含金量十足的改革措施,涉及全市29個相關部門,主要目標都要在2022年年底前基本實現。

    在綜改試驗中,抓住“人”這個最關鍵因素,在喚起改革的內生動力的同時,也讓青島站在了國資國企改革探索創新的嶄新起點。

    深化國企改革,要運用好“資本的力量”

    “從市場中來,到市場中去”,是本輪國企改革最本質特征之一。青島正在通過開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將國有資本所有權與企業經營權分離,實現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2019年12月,青島確定在城投集團、華通集團、海發集團、國投公司等4戶市屬企業開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今年以來,試點企業落實改革主體責任,從授權放權、法人治理、激勵約束、資本運作、監督約束等方面落實推進改革任務,取得積極成效,企業經營效益和發展質量顯著提升。

    2020年末,4戶企業資產總額4764億元,同比增長52%;2020年度營業收入共計536億余元,同比增長177%;2020年度利潤總額71億元,同比增長201%。

    試點企業在落實推進改革過程中,主動匹配城市發展戰略,全面參與我市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重大產業投資項目,近兩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近400億元。

    城投集團積極推進康復大學附屬醫院、市民健康中心等一批市級重點項目,以及北汽新能源汽車萊西生產基地二期項目、收購青島航空、并購奇瑞汽車等重大產業投資項目。新設即墨、萊西平度、膠州、市北4家區域合作新平臺,加強與區市合作。

    海發集團、城投集團、華通集團勇于擔當、攻堅克難,共同籌資50億元支持澳柯瑪芯恩戰略投資項目,有力助推我市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項目發展。

    海發集團市場化開發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藏馬山旅游度假區、自貿區青島片區近170平方公里的五大功能片區,建設運營國家級5G高新視頻實驗園區、東方影都產業園區等近600萬平方米的16個現代產業園區。

    國投公司對接中國國新,積極引入總規模100億元、首期規模50億元的綜改試驗基金落地我市,支持我市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

    眼下,4戶試點企業正在著力提升資本運作水平,打造國有資本市場化運營平臺,這將為青島的城市發展打開更具想象力的空間——

    創新建立國有資本收益市場化運作機制,統籌安排部分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資金用于設立國有資本股權制投資基金,積極撬動更多資源要素投向市屬企業重點創新項目。作為承辦單位,國投公司已溝通洽談6個子基金合作項目,涵蓋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功能區和“一帶一路”建設等領域,目前已出資參與設立兩只子基金,基金規模8億元。

    通過授權放權、制定市屬企業上市三年行動計劃等措施,推動試點企業在企業上市、基金“以資引資”等方面取得突破。城投集團探索形成“合作設立基金,引進產業項目,集聚優質資源,實現資本增值”的“四步走”模式,參與投資的韋爾股份、中微半導體等多個項目浮盈超過10倍,市場化基金投資整體浮盈超120億元。華通集團加快推進企業上市注入發展新動力,目前青食股份IPO首發申請過會,即將登陸深交所主板。海發集團成功并購南京三寶科技集團51%股權,實際控制其所屬香港上市公司三寶科技,整合智慧海關物流和車聯網等產業項目落戶我市;收購上市公司北京文化10.87%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補齊集團影視產業關鍵鏈條。國投公司成功引進中俄能源合作股權投資基金,撬動社會資本21億元,重點投向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發起設立中金甲子股權投資基金,吸引14億元社會資本,投資布局工業互聯網產業項目。

    國企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激發活力動力,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我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工作取得的積極進展,都事關發展全局,這為全市國企改革下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

    深化國企改革,要圍繞城市戰略謀劃推進

    國資國企改革關乎青島經濟社會發展的基底與大勢。2020年,青島國有資產總額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2,市屬國有企業工業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超過40%,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度超過40%,國資國企在推動全市實現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聚力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制造業發展、科技創新、數字化轉型、城市功能品質提升、對外開放等重點工作,這些工作都事關發展全局,具有戰略意義。會議強調,國企改革要圍繞城市重大戰略謀劃推進。

    加快實施倍增計劃。國企大多是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行業龍頭企業,要研究支持企業倍增的政策措施,力爭三年內行業龍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公司市值“雙倍增”。今年實現全市國企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利稅三項指標兩位數增長。

    加快產業集群發展。當前我市正在加快推進五大一流產業集群、三大新興產業發展。各市屬企業既要聚焦主業加快發展,又要積極開展產業鏈招商,積極對接世界500強和央企、行業龍頭企業,把更多優質企業引進青島。要切實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平臺功能,通過股權投資、基金投資等方式,前瞻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航空、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產業領域。

    推進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我市正在全面加快城市更新改造和快速路網、地鐵、隧道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平臺公司大有可為。有關部門要從資源配置、股權劃轉、考核激勵等方面,抓緊研究出臺推動國企匹配城市發展戰略的政策,支持平臺公司做大做強,更好發揮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主力軍作用。

    提供更高水平的城市運行服務。今年夏季全國多地城市內澇災害再次表明,城市運行的安全可靠是做好所有工作的底線。要推動國企全面保障水電氣暖行穩定供應,充分考慮城市規模、人口、產業布局等因素,科學配置供應能力,維護水利設施、水電氣熱等重要基礎設施安全,全力保障人民群眾正常生活,保障城市安全運行。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當前,我市國資國企改革正處于進行綜改試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推進國企改革攻勢三項改革攻堅疊加的時期,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面臨著許多未知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唯有勇于干事、善于謀事、能夠成事,才能夠用更寬闊的視野、更務實的行動推進工作開展,國資國企才能在服務青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有新的更大的作為。(記者 劉蘭星)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