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深圳基層治理緊扣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以抓基層抓支部為導向,深入推進基層黨建“標準+質量+示范”,通過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探索超大型城市治理新路徑,奮力在新的趕考之路上交出超大型城市基層治理的深圳答卷。
位于深圳東部的坪山區,在改革創新社會治理等方面進行多項有益探索,以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改革創新精神謀劃推動基層治理。其中,坪山創新打造的民生訴求系統和親子互助中心,給當地老百姓的生活帶來實實在在改變,讓轄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群眾有訴求 “@坪山”一鍵解決
不久前,坪山居民鄭先生遇到一件煩心事,他住所附近有個加工廠,半夜三更機器經常還在運轉,搬運貨物的碰撞聲和工人說話聲交雜在一起,形成煩人的噪音。應該聯系哪個單位投訴呢?鄭先生思索一陣,想起了坪山的民生訴求系統。很快,他在微信通過“@坪山”留言說明情況。
距離鄭先生留言才過了幾個小時,執法人員就到達現場處理。原來,收到訴求后工作人經過預受理、立案程序,就將案件分撥派遣到相應責任單位。執法人員檢查確定噪聲源頭后,當即要求加工廠采取有效措施隔音降噪,生產時要確保門窗緊閉并合理安排生產時間,避免影響周邊居民休息。同時,后續還會加強對該公司的監督管理。
現場處置妥當后,工作人員通過微信告知鄭先生處理結果。“沒想到這么快就有回應,為執法人員高效的行動點贊!”鄭先生坦言,之后再也沒聽到這些噪音,靜謐祥和的夜晚又回來了。
前段時間,在坪山工作的趙女士發現蘭竹青蘭三路公交站臺周圍有垃圾,她通過“@坪山”建議增設垃圾桶,這樣不僅方便過往群眾,還能提升周邊環境衛生。工作人員迅速將訴求轉派到街道,很快就有人員前往現場清理并放置垃圾桶。近日,還有群眾通過“@坪山”反映坪山外國語學校的人行道盲道破損存在安全隱患。反饋后僅15分鐘,他就收到予以立案的信息,工作人員第一時間抵達現場施工,1個工作日便處置完成。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結構日趨多元,市民群眾的訴求變得復雜多樣,基層治理面臨諸多新挑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坪山區為此探索建立民生訴求系統,全面整合151個線上民生訴求受理渠道,有效解決市民群眾關心的煩心事、操心事。
同時,坪山創新實施“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民生訴求系統”改革,堅持以群眾工作為抓手、以黨群服務中心為樞紐、以現代科技應用為支撐,通過推動“一網通”打通線上線下民生訴求、“一支隊伍”激活治理效能、“一站式”黨群服務中心提升服務功能、“一線工作法”密切黨群干群聯系,以人民為中心、共建共治共享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格局逐漸形成。
此外,坪山區深化打造坪環社區試點,圍繞智能化感知、場景化應用,打造多個智慧社區功能,把科技手段融入社區治理各個方面。這里擁有坪山區首個社區智慧指揮中心“坪環之芯”,將民生訴求系統、時空信息云平臺、大數據平臺、視頻感知平臺引入社區,為基層治理裝上“智慧大腦”。
相關單位通過數據統計分析、熱點問題研判,定期協商解決民生訴求重點事項,推動基層治理頑疾整體性、系統性解決。坪山還將民生訴求“一網統管”延伸至企業服務領域,推出民生訴求系統企業版,全面打造一站式服務平臺,實現“企業有呼、政府必應”。
生活在坪山,群眾有事情、有問題、有訴求,線下可以找黨群服務中心,線上可以找民生訴求系統,線上線下高度融合織就了一張聽民事匯民意的快捷反應網。
互助帶娃把“痛點”轉化成“幸福感受點”
家住坪山街道的孫女士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女兒出生后她想花更多時間照顧和陪伴孩子,但當全職媽媽就意味著失去穩定的收入來源。既要考慮職業發展和收入,又要擔心帶娃問題,很多家長像孫女士一樣陷入“兩難”。
為破解這個民生“痛點”,坪山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共建共治共享理念,通過黨委領導、政府搭臺、家長主導、群眾互助、專業支持,探索普惠嬰幼兒照護服務新模式,創新打造的深圳首家社區親子互助中心去年投入運營。
近日,深晚記者再次走進該中心,這里科學規劃設置了托育生活區、成長互動區、智慧閱讀區、生態成長區、家庭咨詢區等功能區,并配備教學物資、安全防護設備等。孩子們正在家長帶領下愉快地玩耍,不時傳來爽朗的歡笑聲。自由活動時,有的孩子在閱讀喜愛的圖書,有的在玩益智游戲、聽音樂,家長和指導老師在一旁耐心引導,場面溫馨有愛。
在這里,家長提供輪流照護服務獲得免費托育權益,既是服務提供者又是服務受益者。通過家長互助服務、互利共贏,大大降低托育成本,解決嬰幼兒看護難、家長個人事業受阻等難題。“我們是雙職工家庭,夫妻兩輪流抽空來這兒看護孩子換取托育時間,孩子有個良好的集體環境和同齡人一起玩?;樱瑢λ麄兊某砷L很有幫助。”曾先生告訴深晚記者。
據介紹,該中心突出以黨建引領激發自治服務能力,社區黨委組織嬰幼兒家庭中的黨員家長,成立“互助中心”臨時黨支部。臨時黨支部指導成立“家長大會”作為運營主體,“家長大會”選舉產生“家董會”負責日常運營,建立涵蓋機構運維、服務效能評估、科學養育課程編制等一系列全周期管理機制。
除了滿足最基礎的帶娃需求,中心還引入專業機構派員指導中心運營管理、照護服務。同時,街道、社區牽頭積極引進各領域專家團隊,帶領中心常態化開展科學育兒宣傳,并鏈接社會優質資源,提供免費定期兒童健康篩查、寶媽身體調理、親子教育等特色服務。
坪山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為讓轄區更多家長受益,計劃鋪開建設更多“社區親子互助中心”,以點帶面不斷提高普惠托育服務供給能力。同時,優化升級中心運營模式,引入社會公益慈善等力量,探索實施政府逐步退出機制,通過加強共建力量推動互助式嬰幼兒照護服務可持續發展,真正把帶娃“痛點”轉化成百姓“幸福感受點”。
數說
民生訴求系統
截至2022年7月底,坪山區民生訴求服務中心共受理民生訴求6.6萬宗,同比上升44.69%;平均處置用時2.69個工作日,同比縮短0.63個工作日,其中一天內辦結事件38.77%,三天內辦結事件68.74%;事件總辦結率達99.80%。
此外,“@坪山”來源事件達3.7萬宗,占全部民生訴求的56.12%,累計收到市民表揚信80余封,市民滿意度4.71星,同比上升0.13星。
企業版民生訴求系統共受理企業訴求948宗,其中個人渠道676宗,企業訴求渠道272宗,按期辦結率96%,總辦結率99.68%,平均處置用時1.81個工作日,一天內辦結事件47.18%,三天內辦結事件81.38%,市民滿意度4.74星。
社區親子互助中心
坪山街道社區親子互助中心項目去年運營一年直接服務家庭40戶,另有排隊等候家庭48戶,家長值班服務時長5852小時,開展托育服務時長12868小時。同時,開展線下科學育兒活動11場次、讀書會2期,直接參與的社區家長超過200人。( 記者 葉洋特)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