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強引擎。近年來,全省上下謀項目、引項目、建項目熱潮持續高漲,吉林省招商引資工作一路凱歌高奏,為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集聚著發展的新動能。
數據顯示,連續4年全省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增長30%左右,實際利用外資創歷史新高。憑借招商引資,吉林省“招”來了創新發展的新機遇,“引”進了轉型升級的新動力。
搭平臺:多措并舉抓招商
多措并舉抓招商,吉林省聚焦“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瞄準“六新產業”發展和“四新設施”建設,全省上下專班常態化逐項推動“五個合作”,扎實實施“六個回歸”,招商引資成效顯著。
圍繞現代新型汽車和零部件、農產品及其深加工和食品細加工、冰雪和避暑休閑生態旅游三個萬億級大產業和醫藥健康、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數字經濟、現代服務業等千億級規模產業,創新招商引資引智方式方法,抓龍頭企業,引配套企業,謀重大項目,沿著產業鏈引進合作伙伴,組織吉人回鄉創業就業、合作投資,推動央企再布局、民企大發展、外資快涌入。
最近幾年,吉林省重大招商引資活動頻次之密、層次之高前所未有,特別是疫情期間“云招商”成效顯著。一大批重大項目落戶吉林,陸續開工建設,不斷為吉林振興發展培育新動能。
接續奮斗,吉林有為。今年以來,吉林省成功舉辦了第二屆中國新電商大會、第七屆全球吉商大會兩個重大招商引資活動,全省招商引資工作再進一程。在第二屆中國新電商大會上,吉林省成功簽約重點項目15個、合同引資額88.64億元,有力助推了新電商產業發展;本屆全球吉商大會期間共簽約項目69個,總投資額663.02億元,其中包含10億元及以上項目24個。
強服務:千方百計促落地
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好,高質量的政府服務,推動著吉林省各類招商引資項目順利落地。
幾年來,吉林省先后發布了支持民營經濟發展40條、擴大開放100條等一系列政策。此外,吉林省持續深化“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企業開辦實現“網上辦、當日辦、免費辦”,時間壓縮到1天,最短只需28分鐘,營商環境邁入全國第一方陣。
克服疫情影響,吉林省主要領導堅持親自謀劃,親自指揮,親自推動招商引資工作。今年1-7月,省主要領導密集會見了廣藥集團等戰略投資者及北京吉林商會、江蘇省企業家投資合作考察團組,持續深化人參產業、光電信息、肉牛產業、清潔能源等領域合作。
各地區積極開展“一把手”招商,紛紛“走出去”赴京魯粵浙等國內發達地區開展以商招商、叩門招商,召開各類宣傳推介會、經貿交流會、項目對接會等50余場次,對接了國家電網、中國通用、中建材、京東、月星等世界、中國500強和行業領軍企業近200戶,務實推動了華潤零碳產業園、維信諾汽車車載屏模組、北科生物廣譜抗癌藥、風帆蓄電池生產等一批重點項目。
在各級黨政部門的合力支持促進下,吉林省一批重大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其中,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6月28日全面開工。中車新能源產業基地項目7月11日實現產品下線。“山水蓄能三峽”工程7月30日全面啟動。
譜新篇:全力以赴求突破
立足新發展,謀求新突破。瞄準“六新產業”發展和“四新設施”建設,吉林省招商引資工作不斷拓寬思路、創新理念,確保引進項目質量不斷提升,發展動能不斷升級。
奮力前行,吉林招商腳步不停——
省商務廳招商引資綜合協調處處長謝峰告訴記者,一段時間以來,商務部門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精心籌備,周密組織,宣傳推介一批項目、洽談推動一批項目、簽約落地一批項目,推進落實一批惠企助企政策,全面掀起招商引資工作熱潮,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招商引資的損失和影響。
鏡頭掠過白山松水,創新發展、項目建設的火熱場景處處可見——
今年1至7月,全省招商引資簽約項目到位資金增長14%。其中,長春市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華潤中心、東北亞國際會展中心等重大項目加速落地,吉林市吉化120萬噸乙烯轉型升級、新型電力電子器件基地等項目正在推進,四平市中國黑土地保護農機產品創新示范基地等項目先后落地,遼源市中國·東豐松子產業園等項目穩步推進,白城市200MWh儲能電站及50萬千瓦風電場等項目陸續開工建設,長白山管委會池北區藍梅溪谷建設項目持續推進,梅河口市農產品冷鏈及現代化智慧物流園區、四環制藥特醫食品產業園等項目相繼開工建設……
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伴隨著全省招商引資工作的高質量推進,吉林經濟發展將迎來更美好的明天!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