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正文

    真金白銀!廣東完成留抵退稅2100億元 覆蓋21萬戶市場主體

    穩企業、穩經濟大盤、穩就業,是2022年的幾大關鍵詞。今年以來,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力度規模空前,以真金白銀直接精準地瞄準了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增值稅留抵退稅、“六稅兩費”減免、延長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繳稅費等政策密集出臺,也幫助廣大中小微企業輕裝上陣、創新發展。

    截至7月底,廣東全省完成留抵退稅超2100億元,覆蓋超過21萬戶各類市場主體,退稅款直接到賬。上半年,全省退稅緩稅減稅降費約3000億元,有效幫助了廣大中小微企業輕裝上陣、創新發展。

    “廣東連續33年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一,足夠的經濟總量和足夠活躍的市場主體讓廣東在減稅降費、專項債等總量、進度方面都全國領先。而這一表現對于穩經濟大盤而言是絕對利好的。”粵開證券研究院院長、首席宏觀研究員羅志恒表示。

    大規模留抵退稅,精準幫扶重點行業和群體

    近日,陸豐寶麗華新能源電力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胡迪遠來到了汕尾陸豐市稅務局,專程送上一面“退稅減負促發展,稅惠暖企助騰飛”的錦旗,還有一封感謝信,點贊稅務部門高效、熱情、務實的工作作風。

    作為陸豐市煤電保供的民生企業,自去年持續至今的煤炭價格高位讓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91%,資金周轉困難狀況嚴峻。對于此時的陸豐寶麗而言,留抵退稅的真金白銀無疑是雪中送炭。“退的是稅款,增的是底氣。這讓我們對轉型脫困、迎峰度夏和能源保供有了更多的底氣和信心。”胡迪遠表示。

    數據顯示,今年1-7月廣東制造業退稅約580億元。7月起,我國在全面覆蓋小微企業、重點突出制造業等六大行業基礎上,新增批發零售、農林牧漁、住宿餐飲等7個行業納入存量留抵稅額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按月退還范圍,廣東也加快精準幫扶重點行業和重點群體。

    惠州博科環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初級形態塑料及合成樹脂制造的微型企業,隨著“限塑令”的頒布和國民環保意識日益增強,可降解塑料產品需求增加,公司于2020年開始投建生物降解塑料PBAT項目,前期投入巨大,再加上疫情影響,公司的流動資金緊張,項目建設進度緩慢。公司負責人胡先君表示,在最困難的5月,成功申請了2239萬元的退稅款,讓公司能夠正常運營,“6、7兩月又到賬了797萬余元的退稅,項目建設進度終于能趕上了”。

    小微企業是今年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最大受益群體,在廣東,今年前7月就有19.2萬戶小微企業收到765億元退稅款。這不僅助企緩解經營壓力,更為它們加大研發投入、堅持創新發展提供了寶貴資金。

    退稅緩稅減稅降費,多部門聯動實現全覆蓋

    今年,廣東省級預算安排對市縣補助及債務轉貸4768.96億元保障地方財政運轉,占省級總支出70.7%,同比增長8.3%,較大幅度高于省級收入預算增幅。其中,均衡縣級基本財力保障資金883億元,同比增長11.4%。其中,廣東獲小微企業留抵退稅專項資金補助364.84億元。廣東將補助資金納入直達資金管理,資金向退稅壓力大、財力困難地區傾斜。

    為穩經濟、保“三保”,廣東積極用好中央直達資金。今年1-7月,廣東共獲中央支持基層落實減稅降費、重點民生、專項轉移支付等34項直達資金超1350億元,共惠及各類市場主體3.4萬家,受益群眾8800萬人次。

    為第一時間保障政策落實到位,廣東提前分政策、分行業、分地區全面摸清底數,財政、稅務等多部門協同聯動,建立企業定點聯系機制,并及時將中央專項補助資金下達市縣,實現困難地區退稅減稅全覆蓋。上半年,全省退稅緩稅減稅降費約3000億元。與此同時,全省今年新增專項債券3970億元全部發行完畢,使用進度居全國前列。

    今年以來,宏觀經濟政策多重積極效應持續顯現。在羅志恒看來,本輪減稅降費政策工具更多元,僅收入端就涉及減稅降費退稅,上半年主要是退稅,下半年主要是減稅降費。與此同時,目標更明確、節奏更快,退稅節奏更靠前,專項債發行、使用和財政支出更快,有利于盡快促進經濟企穩回升。“組合式疊加的推進有利于保市場主體保就業。”(記者 杭瑩 實習生 許佳燕)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廣東地區 留抵退稅 市場主體 穩經濟大盤 中小微企業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