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信托公司股權轉讓再度活躍起來。8月29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掛出了一則股權轉讓信息,中海石油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海石油”)擬以底價2.65億元掛牌轉讓北方國際信托3889.2019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3.89%,此次轉讓若成功,中海石油將退出北方國際信托股東席位。而在這之前,年內有多家信托公司股權已發生和即將發生變更。
股權出售再現
8月29日,來自北京產權交易所信息顯示,中海石油擬以底價2.65億元掛牌轉讓北方國際信托3889.2019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3.89%,此次股權轉讓信息披露起始日期為8月29日,信息披露結束日期為9月26日。
北方國際信托前身為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信托投資公司,1987年成立于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是由大型國企、上市公司及民營企業共同出資設立的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中海石油成立于2000年11月22日,注冊資本為38.86億元,為國有獨資企業。
此次轉讓的標的企業股權結構中,中海石油并不在北方國際信托前五大股東之列,持股比例相對較少,為3.89%,不過值得關注的是,若此次轉讓成功,中海石油將退出北方國際信托股東席位。
對國資股東萌生“退意”擬轉讓信托公司股權的舉措,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資委近年來強調央企要堅決退出不具備競爭力的非主營業務,中海石油擬以底價2.65億元退出北方國際信托股權與大的方針契合,此時選擇退出也是相應股東調整自身投資布局的手段。
轉讓信息中也對接盤信托股權的受讓方提出了要求。意向受讓方須為依法注冊并有效存續的法人,應具有良好的財務狀況、支付能力及商業信用。在受讓資格確認后意向受讓方須在3個工作日內支付7950萬元的交易保證金至北京產權交易所指定賬戶。
信托業股權轉讓仍將持續
信托公司股權轉讓或與轉讓方的整體公司戰略布局有關,也可能是出于對行業及被轉讓公司的經營情況的考慮。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北方國際信托股權被轉讓并非個例,開年至今有華融信托、中誠信托、金谷國際信托多家信托公司股權已發生和即將發生變更。
時隔一年有余,在宣布股權重組進而掛牌轉讓后,華融信托股權轉讓尋覓到了接手方。8月16日,中國華融宣布,所持華融信托76.79%股權將轉讓至中國信托業保障基金公司,總代價約為61.52億元。本次轉讓完成后,中國華融將不再擁有華融信托任何權益。此次接盤華融信托股權是中國信托業保障基金公司首次直接接手信托公司股權,對于行業而言有重要的標桿意義。
7月初,中誠信托3.3921%股權轉讓項目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招商,招商主體為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參考價格為面議,披露起止日期為7月7日-29日。北京商報記者從中誠信托處獲悉,此次轉讓的原因是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為進一步調整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更好聚焦主責主業、服務國家戰略。
今年5月底,北京銀保監局發布《關于中國金谷國際信托有限責任公司調整股權結構的批復》,同意中國海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將其持有的金谷國際信托1.46%股權轉讓至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在市場人士看來,信托公司近年經營態勢分化,部分轉讓只是涉及少部分股權,不影響信托公司實際經營發展。目前,部分信托公司可能仍存在股權優化的需求,不過一般股權控制權不會有大的變動。從上述股權轉讓案例來看,除了華融信托股權轉讓變動較大之外,其他信托公司股權轉讓絕大多數還是以小規模轉出、財務投資者引入為主。
“年內再現多次信托股權轉讓的原因很多都是股東退出非主業業務,未來隨著專業化分工的進一步深化,股權轉讓的趨勢會延續較長時間。目前,信托牌照的含金量依然很高,信托公司應充分發揮信托制度的優勢,提升主動管理能力,增強創新能力。強化風險管理,合法合規經營,更加充分地盡職履責。”廖鶴凱如是說道。(記者 宋亦桐)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