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2022中國算力大會上獲悉,目前,我國算力產業規模加速壯大,近五年平均增速超過30%,算力規模排名全球第二。2021年,我國算力核心產業規模達1.5萬億元,關聯產業規模超過8萬億元。
本次大會上,我國首個綜合算力指數——《中國綜合算力指數》正式發布,該指數由算力、存力、運力和發展環境四方面的三十多個指標構成。
其中,東部算力樞紐節點所在省市綜合算力總體處于領先水平,部分西部算力樞紐節點和中部省市榜上有名。排名前10位的省市分別為廣東省、上海市、江蘇省、北京市、河北省、浙江省、山東省、內蒙古自治區、貴州省、山西省。北上廣及周邊省份市場需求旺盛,這些省份的算力、存力、運力和環境整體處于較高水平,產業發展勢頭良好,綜合算力指數總體較高。此外,東部省份中山東省、中部省份中山西省在算力、環境等方面也處于全國前列。內蒙古自治區、貴州省等西部省份也躋身Top10。
“算力是新型生產力,是支撐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重要“底座”,是激活數據要素潛能、驅動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政府建設的新引擎。”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表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經濟社會加速數字化轉型對算力提出了強大需求,為算力產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產業界各方要順應數字化發展趨勢,把握算力產業發展規律。一是加快算力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構建以新一代通信網絡為基礎、以數據和算力設施為核心、以融合基礎設施為突破重點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體系。二是推動算力產業創新發展。加速釋放算力在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中的潛能,特別是為制造業賦能,推動實體經濟發展。三是深化產業協同開放合作。加快建立完善的產業合作體系,構建互利共贏的產業新生態,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合作。)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