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江蘇開展2022年迎峰度夏電力負荷管理演習,這是國內首次運用新型電力負荷管理系統進行的一次實戰演習。
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和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關于服務扎實穩住經濟的具體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履職盡責,以實際行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貢獻最大力量。
促進綠色發展,推動能源轉型
6月13日,世界最高輸電鐵塔順利完成長達2550米的跨江架線。作為江蘇境內第6條穿越長江的高等級電力通道,鳳城至梅里長江大跨越工程建成投運后,可將蘇北地區的清潔能源輸送到蘇南用電負荷較大的地區,年輸電量可滿足約800萬戶家庭的日常用電需求。
保持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的持續發展,成為江蘇能源結構轉型的關鍵。截至目前,江蘇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裝機容量超過4250萬千瓦,占全省總裝機量比重已超過1/4。只有并網消納,新能源才能發揮促進綠色低碳的功能,能源轉型才能落到實處。
為此,國網江蘇電力全力推進風、光以及核電等清潔能源的配套電網工程建設,建成投運連云港500千伏花果山變電站、沿海二通道,開工建設以500千伏東二通道為代表的一攬子電網項目,大大提升長江以北地區清潔能源匯集能力和江蘇電網北電南送能力。同時,通過錦屏—蘇州、錫盟—泰州等特高壓工程,將四川水電、山西北部和內蒙古錫盟的“風、光”等能源引入江蘇。
隨著白鶴灘—江蘇工程的啟動送電,華東已有特高壓工程將成配合之勢,進一步提高江蘇清潔能源消納比重。今年年底,白鶴灘—江蘇工程全面建成投運后,每年可輸送電力超過312億千瓦時,相當于替代受端地區原煤消耗14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542萬噸,將顯著推動江蘇能源綠色轉型。
為精準消納新能源,國網江蘇電力依托江蘇電網新能源發電數據中心,開展新能源發電168小時高精度預測,為合理安排全省火電機組開機方式、推進風光新能源全額消納提供科學依據。目前,該中心已實現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電超短期10小時、短期3天、中期10天的高精準預測。
推動能源轉型,高效用能是重要抓手。2021年11月,國網江蘇電力與江蘇省機關事務局合作上線全國首個省級公共機構數字化監管平臺——江蘇省公共機構綜合能耗感知節能管理平臺。平臺通過能耗大數據實時傳輸和主站云計算在線分析,為用戶提供能源資源全景監控、碳排計量、能耗分析等服務。目前,平臺已接入全省所有公共機構的能耗數據,江蘇全面實現公共機構能耗數字化監管。
6月初,國網江蘇電力以“能源可持續 能效向未來”為主題,向社會發出節能提效的綠色倡議和行動主張。今年,該公司將深入推進能效市場化服務,實現年內省級以上園區工業企業能效服務全覆蓋。
服務疫情防控,助企紓困解難
6月6日,在匯川新能源汽車技術(常州)有限公司聯合動力制造中心生產車間,13條新建生產線進入投運前的調試階段。該中心工業工程部經理任亮表示,項目能夠如期落地,得益于供電公司建設過渡供電線路,保障了企業紅線外電力接入工程送電前的用電需求。
為保障企業用電需求,國網江蘇電力加快建設“開門接電”示范區,形成簽約即受理、受理即答復的“獲得電力”服務流程,縮短示范區內客戶接電距離,進一步壓降接電成本和時間,實現200千瓦及以下低壓中小微企業“三零”(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服務城鄉全覆蓋。
4月,國網江蘇電力推出“抗擊疫情 助企紓困”10項服務舉措,聯合國網電子商務公司、金融機構協力打造“電力+金融”服務新模式,在省內試點地區有效幫助用電企業解決生產經營資金吃緊、流動資金周轉難題。以此為基礎,國網江蘇電力還根據電力信用數據,面向中小企業推出了“電e貸”等一系列普惠金融產品,構建銀企合作新生態,助力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為有效疏通企業、群眾辦事的難點堵點,國網江蘇電力在全省供電營業廳推出“水電氣”聯辦業務。“我們將報裝業務納入水電氣聯合辦理范圍,現在用戶只需要填一張表、跑一個窗口、拿一次答復,就能實現水電氣一同接入,縮短了30%的業務流轉時間。”國網江蘇電力營銷部營業處處長陸偉偉說。
做好電力保供,確保能源安全
6月17日16時10分,江蘇電網調度最高用電負荷達到1.036億千瓦,今夏首次最高負荷破億,相比于2021年夏季負荷首次破億提早了19天。
高溫高負荷下,國網江蘇電力充分發揮電網資源配置作用,最大程度增加電力供應,確保夏季高峰時段省內機組穩發滿發,積極爭取區外資源,最大限度發揮錦蘇、錫泰、雁淮等特高壓大規模資源配置作用。
今年以來,國網江蘇電力不斷加大省內電網建設力度,已建成投產287項35千伏及以上主網和1827項配網工程。夏季用電高峰來臨前,多條“西電東送”能源大動脈完成了檢修改造。
6月10日,常州±500千伏政平換流站直流控制保護系統改造結束,將原有的國外核心元器件全部替換成國產設備。“政平換流站是三峽水電入蘇的重要樞紐,趕在迎峰度夏前完成換流站直流控制保護系統國產化改造工作,將為滿足江蘇乃至華東區域夏季用電需求提供有力支撐。”國網江蘇超高壓公司政平換流站站長單哲說。
國網江蘇電力科學安排電網運行方式,加強設備巡檢和運維保障,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對全省各設區市均配優配強應急隊伍,配齊搶修設備,確保出現相關搶險時及時應急響應。“我們將緊扣‘錯峰能力最大化、電量影響最小化’,做到以電力保供的‘穩’,支撐經濟發展的‘進’。”國網江蘇電力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梅劍飛 通訊員 黃蕾)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