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正文

    工業互聯網賦能 安徽紓解科技成果轉化痛點

    企業生產中遇到技術難題,如何解決?不久前,國內一家知名家電企業在檸檬豆皖豆云工業互聯網臺上發布“內膽自動清潔”等10余項技術需求。臺快速匹配科研資源為企業服務,很快解決4項技術難題,成為產學研高效協作的成功案例,也為解決產學研金服用脫節問題提供了啟示。

    我省科技資源豐富,依靠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獨特優勢。要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必須讓技術、資本、產業、市場等各類要素資源高效對接、深度融合。當前,技術供給與產業需求、金融支持等環節之間信息不暢、銜接不緊,造成科技與產業“兩張皮”現象,仍是制約科技成果轉化效率的突出問題。

    “供需信息不對稱”“產學研用彼此分割”“金融、科技、產業融合不夠”“中小企業研發能力弱”“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結合不夠”……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一份報告指出科技成果轉化中的諸多痛點。以供需信息不對稱為例,一方面企業不了解高校院所,特別是中小企業研發能力弱,雖有技術需求,但找不到解決問題的研究機構,尋“技”無門;另一方面,高校院所不了解企業需求,不少科研成果束之高閣。

    工業互聯網為打通產學研金服用、紓解科技成果轉化堵點痛點提供了高效臺。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基礎設施,工業互聯網有著數據匯集、智能分析、資源配置等強大功能。通過工業互聯網臺的連接能力,能夠促進創新鏈、創業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一體化整合,實現科研力量、企業技術需求、各類市場要素的市場化配置,推動產學研更好融合。知名家電企業通過檸檬豆皖豆云臺解決技術需求問題,即是鮮明例證。

    臺用臺 高效對接要素資源

    下好創新“先手棋”,工業互聯網是關鍵“落子”。我省制定實施工業互聯網三年行動計劃及依托工業互聯網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等政策,設立10億元專項資金、200億元基金,采取一系列舉措強力推進臺建設和應用培訓,工業互聯網建設應用呈現方興未艾之勢,促進產學研金服用各環節整合互動的成效初顯。

    省經信廳與科大訊飛共同打造的工業互聯網綜合服務臺——“羚羊”工業互聯網臺于去年9月正式上線,正在匯聚應用場景、專家人才、服務商、資本市場四大資源,覆蓋臺化設計、網絡化協同、智能化制造、服務化延伸、個化定制、數字化管理六大功能,已集聚企業6萬家、科研人員3000人、高校院所145家。科技成果轉化需要資本“催化劑”,我省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和股權投資基金入駐“羚羊”臺,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強化投行思維,發展數字化金融產品,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融資方案和投資組合。

    綜合服務臺之外,多行業多領域工業互聯網臺群全面起勢。我省依托龍頭企業建設奇瑞“海行云”、海螺“云工”、科大訊飛“圖聆”雙跨臺,打造汽車、電子信息、家電等重點行業臺,在制造資源集聚度高、產業轉型需求迫切的地區和園區建設區域特色臺。目前,已建成行業型、區域型和專業型臺130個,其中工信部重點臺30個。

    科技創新成果上臺,科技創新需求上臺,廣大企業高校院所用臺。截至4月底,“羚羊”臺已發布科技成果30271條,其中省網上技術市場導入成果23965條,高校院所成果發布1173條、個人科技成果發布5133條。深圳一家企業通過“豬八戒”方寸山網絡臺提交研發需求,臺通過大數據匹配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合肥分院,很快雙方就達成合作,研發成果已成功交付。

    創新手法步法打法 努力走在全國前列

    盡管我省在利用工業互聯網打通產學研金服用上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但總體上仍處于起步階段。作為有著完備工業體系、涵蓋全部41個工業門類的新興工業大省和有著豐富科教資源的科技大省,工業互聯網賦能科技創新有著廣闊空間。未來,如何創新手法步法打法,努力使工業互聯網打通產學研金服用走在全國前列?

    省經信廳工業互聯網處負責人表示,要以羚羊工業互聯網臺為樞紐,合縱連橫,打造羚羊工業互聯網科產臺群。縱向上,打通科研供給側與企業用戶需求側的各方資源臺,聚合皖企服務云、省科技成果對接登記臺、國家大學科技園等科創資源。橫向上,聯合檸檬豆、豬八戒網、優質采等功能強關聯的科創型互聯網臺,打造聯合服務臺群。下一步,通過“羚羊”臺進科研機構、進高校、進園區等“三進”活動,多頻次開展關聯活動,鼓勵科研人員在“羚羊”臺大膽創新,做出更多“從0到1”的成果,有效促進供需源頭資源對接。

    建好臺,還要用好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報告指出,要促進各類主體用臺,推動廣大企業在“羚羊”臺發布技術需求,引導高校院所、科研人員在臺搶單揭榜,實現產學研直接對接、直接交易,鼓勵更多的科技研發人員成為工業互聯網的生態服務商。

    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企業應當發揮主體作用。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報告建議,要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做到企業“出題”、院所“答題”、市場“閱卷”。鼓勵更多的研究人員從企業需求中發現研究課題,政府要支持這樣的課題立項。完善市場化激勵分配機制,讓科學家合理合法合規地從創新活動中獲得收益。持續營造讓企業家感到舒服的政務服務環境,確保各項政策舉措精準滴灌到創新主體最渴望的地方。(汪國梁)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產學研金服用 科技成果轉化 供需信息不對稱 工業互聯網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