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正文

    均衡配置城鄉公共法律服務資源 安徽建成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23個

    4月1日,記者從省司法廳獲悉,《安徽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中期評估報告(2020—2021年)》已出爐。目前,全省已經建成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23個。

    均衡配置城鄉公共法律服務資源

    “你好,我在上海打工,由于疫情防控回合肥不方便,想委托親戚賣房子,有什么辦法可以實現?”3月15日,合肥市廬州公證處陶友林公證員接到一個咨詢電話,來電人衛先生言語中流露出幾許無奈和焦急。

    陶友林告知其可以通過遠程視頻公證的方式,辦理委托書電子簽名公證事項。公證處當天就受理了他的申請,次日出具了公證書。

    《報告》指出,近年來,我省在均衡配置城鄉基本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加強欠發達地區公共法律服務建設等方面,亮點頻現。在發展縣域公證法律服務方面,任命57名公證員到縣域公證機構執業,在具備條件的鄉鎮(街道)設立便民服務聯系點,方便偏遠地區群眾辦理公證。

    同時,安徽建立完善了縣域律師領軍人才庫,支持貧困地區新設律師事務所、司法鑒定機構,鼓勵律師事務所等法律服務機構到欠發達地區設立分支機構或者便民服務點,全省縣域律師事務所已有352家,縣域律師3958人;全省人民調解組織全年共調解糾紛55.5萬件,調解成功54.7萬件。

    公共法律服務供給多元化、專業化發展

    2021年11月,安徽自貿區合肥片區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和中國(合肥)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調解了一起侵犯知識產權糾紛案。經調解,侵權人承諾停止實施侵權行為,并賠償被侵權企業人民幣18000元。

    同年12月2日,經合肥市高新區人民法院裁定,確認人民調解協議合法有效。該起案件通過調解并進行司法確認方式結案,探索解決了知識產權案件維權周期長、成本高、舉證難等問題。

    目前,全省已建立8個知識產權人民調解委員會,發展知識產權人民調解員351名,調解糾紛1679件,開創了知識產權糾紛化解新模式。一系列具有探索意義的舉措,推進了全省公共法律服務多元化、專業化發展。

    全省已經建成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23個

    目前,全省已經建成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23個、公共法律服務站1527個、法律服務工作室17241個。“智慧法律服務”框架基本形成,大家可以安裝“12348安徽法網”手機端APP,在線咨詢、申請辦理法律服務事項。

    近年來,安徽還不斷健全公共法律服務評價指標,探索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開展群眾滿意度測評,做到隨時評價、隨單評價,服務一次、辦事一次,接受服務對象評價一次。以“12348安徽法網”為例,2021年累計辦理業務48203件,用戶滿意度達99.6%,留言咨詢滿意度為99.2%。

    (記者 戴小花 通訊員 都杰)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安徽省司法廳 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評估報告 公證事項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