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進我省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省教育廳等九部門近日聯合印發《安徽省“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明確2021~2025年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1000所。同時,2022年年底前出臺我省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收費管理辦法,堅決遏制過高收費和過度逐利行為。
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1000所
“十四五”期間,我省將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積極扶持普惠性民辦園,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辦園。加強村級幼兒園建設,城市新增人口、流動人口集中地區新建、改擴建一批幼兒園,優化城鄉學前教育布局,切實保障適齡幼兒入園。
根據《計劃》,2021~2025年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1000所,其中新建558所、改擴建442所。到2025年,全省學前三年毛入園率保持在95%以上,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保持在85%以上,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保持在55%以上。
科學規劃普惠性資源布局
“十四五”期間,我省還將科學規劃普惠性資源布局。推進教育公平,增加普惠性資源供給,充分考慮出生人口變化、鄉村振興和城鎮化發展趨勢,逐年做好入園需求測算,完善縣(市、區)普惠性幼兒園布局規劃,原則上每三年調整一次。
同時,結合三孩生育政策實施和各地實際,及時修訂和調整居住社區人口配套學位標準,推動城市居住社區、易地搬遷安置區配套建設與人口規模相適應的幼兒園,產權及時移交當地政府,確保提供普惠性服務,滿足就近入園需要。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實施學前教育服務區制度。
非營利性民辦園實行政府指導價
《計劃》明確,加強學前教育收費管理。2022年年底前出臺我省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收費管理辦法,對非營利性民辦園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在合理核定辦園成本的基礎上,明確收費標準,堅決遏制過高收費和過度逐利行為。各地要加強幼兒園收費監管,綜合考慮經濟發展水平、群眾承受能力和辦園成本等因素,動態調整公辦幼兒園、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收費標準。
同時,優化完善財政補助政策。各市、縣(市、區)要以提供普惠性服務為衡量標準,科學核定普惠性幼兒園辦園成本,明確分擔比例,統籌制定財政補助和收費政策,合理確定家庭支出水平。落實公辦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制度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補助制度,逐步提高學前教育財政投入水平,保障普惠性學前教育有質量可持續發展。
開展幼兒園名稱規范清理行動
《計劃》明確,加強辦園行為治理。各市、縣(區)要組織開展幼兒園名稱規范清理行動,對冠以“中國”“中華”“全國”“國際”“世界”“全球”等字樣,包含外語詞、外國國名地名,使用“雙語”“藝術”“國學”“私塾”等片面強調課程特色以及帶有宗教色彩的名稱,以及民辦園使用公辦學校名稱或簡稱等進行清理整治,2022年6月底前完成整改。
要重點對存在危房、“三防”不達標等安全隱患及園長和教師不具備規定資格等不規范辦園行為進行動態督查,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依規進行處罰。
同時,對出現虐童、體罰及變相體罰等嚴重師德失范行為的幼兒園,年檢實行一票否決,對涉事教職工、管理者和舉辦者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不得面向學齡前兒童開展線上培訓
《計劃》指出,落實《安徽省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實施方案》,統籌做好面向3~6歲學齡前兒童的校外培訓治理工作,不得開展面向學齡前兒童的線上培訓,嚴禁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班、思維訓練班等名義面向學齡前兒童開展線下學科類(含外語)培訓。不再審批新的面向學齡前兒童的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在幼兒園內開展商業廣告活動,不得利用幼兒園的玩教具、園服、校車等發布或變相發布廣告。
同時,落實《安徽省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攻堅方案》,強化幼兒園和小學聯合教研與深度合作,全面構建銜接機制,切實提高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堅決糾正超前學習、拔苗助長等違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行為。2022年秋季學期全面推行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記者 代敏 )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