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上午,省委書記鄭柵潔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行動方案》《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施意見》。
會議強調,聚焦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強化環境污染問題分析研判、精準處置,加快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向質變轉變。要清單化推進,按照序時進度,強化跟蹤督辦,一項一項抓好落實。要系統化實施,加快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統籌推進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要數字化賦能,推進“數字江淮-智慧環保”綜合管理平臺建設,實施長三角生態環境跨區域自動監測數據應用執法監管,提升生態環境監管數字化水平。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健全群眾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投訴舉報機制,推動解決本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確保見到成效。
會議指出,生物多樣性是衡量生態環境質量和生態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要加強基礎管理,健全調查監測評估體系、外來入侵物種防控體系、執法監督檢查體系,做好規劃,摸清家底,壓緊壓實各級各部門責任。要突出保護修復,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因地制宜建設搶救性遷地保護設施,保障生態安全和生物安全。要注重可持續利用,深入挖掘特色動植物資源,推動綠色產業發展和特許經營,不斷拓寬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實現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雙贏。
會議強調,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全力抓好糧食生產,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多做貢獻。要抓緊抓實春季農業生產和春耕備耕工作,落實落細各項田管措施,不折不扣完成國家下達的糧食播種和大豆種植目標任務,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遏制“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要堅持民生為上,加快推進水利建設,著力實施治淮工程,保障行蓄洪區及時有效運用和群眾居住安全;堅持底線思維,突出實戰導向,扎實做好防汛抗旱各項準備,加強防汛搶險應急救援演練,確保有備無患、萬無一失。要弘揚小崗精神,積極適應農業農村發展新形勢,堅持以處理好農民與土地的關系為主線,持續深化農村改革,切實改在發展關鍵處、改出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大動能,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通訊員 鄭言 記者 朱勝利)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