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正文

    江蘇持續深化農業農村領域“放管服”改革 著力消除制約發展痛點難點

    前不久,位于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片區的碩騰生物制藥有限公司順利通過獸藥GMP動態驗收。這是我省推進自貿區“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和省級賦權后,蘇州首例動物疫苗GMP動態認證。碩騰生物成為新版《獸藥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公布以來,全國首家通過認證的獸用生物制品外資企業。

    “證”和“照”是企業進入市場開展經營活動的兩把“金鑰匙”。省農業農村廳統籌推進、分類實施全省農業農村系統40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證照分離”改革,其中,5項取消審批,1項改為備案管理,4項實行告知承諾,30項優化審批服務。與此同時,28項事項賦予自貿區實施,10項在自貿區實行告知承諾。

    做好“三農”工作、穩定“三農”基本盤,對全局工作具有重大意義。“農業農村部門審批事項涉及的市場主體涵蓋種業、漁業、畜牧業、農機、農產品質量檢測等領域,全省年辦件量近300萬件,關系到‘菜籃子’‘米袋子’安全,關系到鄉村振興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農業農村領域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企業和群眾需求為導向,加強政策集成,突出改革協同,著力消除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堵點、痛點、難點。

    改革賦能,更高效有溫度。

    做實“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省級52項(85個子項)行政許可事項、143項公共服務及其他事項,均在省政務服務大廳“一窗受理、全科辦理”。市縣部門除農機許可事項在分中心辦理外,全部進駐各級政務服務大廳。省農業農村廳行政審批處牽頭,橫向協同各業務處室和單位,縱向融入省政務服務平臺,做深做實線下“一窗受理”、線上“一網通辦”。

    優化“一件事一次辦”。選擇“省級及以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資格認定”探索“一件事”改革,開展協同現場評審,打通部門業務系統,科學壓縮審批時間,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推進“省內通辦”。對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等18項省級,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注冊登記、駕駛證初次申領等2項市縣級許可事項,制定“省內通辦”指引,讓群眾少跑路。

    服務優化,更好辦更快辦。

    聚力“四減”,更快辦。深化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建設,對“四級四同”權力清單中137項農業農村事項,按照“最小顆粒度”原則逐個細分為213項辦事指南和實施清單,同一事項在江蘇政務服務網實現全省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在此基礎上,農業農村部門自加壓力、持續攻堅,減時間、減材料、減環節、減跑動,22項省級事項改為即辦件,申請材料減少128份,其中對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平均每個事項減少2.5份材料。

    聚焦難點,更好辦。圍繞企業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精準精細提供服務。比如部分地方發生疫情后,加大“網上辦、電話辦、快遞辦”等非接觸不見面審批服務力度,“一對一”線上指導企業,提高審批效率;對新辦肥料登記等5個審批事項,臨時免除現場審核程序,對獸藥生產許可等6個許可證書到期事項,自動延長證書有效期,確保企業穩定生產,服務“三農”發展大局。

    監管精準,有深度有力度。

    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在涉農市場監管領域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強化閉環管理。除特殊領域外,所有行政檢查均通過“雙隨機”方式進行,健全常態長效監管機制。

    強化全過程監管。在全省范圍試點無紙化出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B證),實現檢疫工作從報檢、現場檢疫、出證到收證的全程信息化管理,進一步加強畜禽從養殖到屠宰環節的全過程閉環監管。

    細化信用監管。在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探索信用分級分類管理,在省級龍頭企業評選、省級示范合作社監測與評選、綠色食品評選等7個事項中運用信用報告,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不斷提升監管效能。

    今年是貫徹落實省第十四次黨代會部署的開局之年。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將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相結合,圍繞“三農”工作新形勢新任務,持續深化農業農村領域“放管服”改革,給市場放權、為企業松綁、讓群眾便利,為建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注入更強動能。(記者 黃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江蘇 農業農村 放管服 制約發展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