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正文

    挖掘公共設施地下空間潛力 安徽敲定推動城市停車設施發展實施辦法

    近期,安徽省發改委聯合省住建廳、公安廳、自然資源廳敲定了《推動城市停車設施發展實施辦法》。未來幾年,基本建成以配建停車設施為主,路外公共停車設施為輔,路內停車為補充的城市停車系統。到2025年,全省將新增城市公共停車泊位20萬個。

    【供給】

    新增20萬個 城市公共停車泊位

    從全省來說,各地要盡快科學編制或修編城市停車設施規劃。未來幾年,全省將基本建成以配建停車設施為主,路外公共停車設施為輔,路內停車為補充的城市停車系統。

    在公共交通發達區域,應合理控制停車設施建設規模;加快重點區域周邊停車誘導設施建設,完善交通標志,引導車輛有序停放。到2025年,全省新增城市公共停車泊位20萬個(不含縣城)。

    【共享】

    試行熱點區域

    限時停車、即停即走

    最近幾年,共享理念越來越成為一種共識。停車資源的共享帶來的更是一種多贏的局面。接下來,全省將推動停車資源時空置換、錯時共享、有償使用,試行熱點區域限時停車、即停即走。

    重點支持機關、企事業單位在保障辦公正常需求的前提下,率先向社會開放停車設施;鼓勵商業設施、寫字樓、景區、體育場館等停車設施,在空閑時段向社會開放;鼓勵居住社區錯時向社會開放停車設施。

    在這方面,合肥市已經做出了有效的嘗試。截至去年11月,已有蜀山區民生大廈等80多家黨政機關向社會開放停車場。在停車矛盾較大的商業區、居住區,合肥市還推行“辦公停車+社區停車”共享模式,試點錯時共享停車場。2021年,釋放共享泊位6萬余個。

    【用地】

    挖掘公共設施地下空間潛力

    建停車場

    在寸土寸金的都市,如何拿出更多的地塊來建設公共停車場?2021年,合肥市區新增公共停車泊位8640個。而從合肥市杏花公園地下停車場建設項目當中,大家或許能找到一些啟示。

    杏花公園是合肥市老城區三大公園之一,臨近地塊規劃飽和,周邊住戶、單位及游客均存在停車難的問題。2020年9月,杏花公園公共停車場項目正式開建,選址位于公園面積最大的草坪之下。

    合肥市城鄉建設局工作人員透露,目前,地下兩層的機動車庫正在進行內部裝飾,今年春節前可具備運營條件。“開放后,可提供停車泊位420個,包含84個充電樁停車位。”

    此次,安徽省明確要求,各地要優先保障城市停車設施項目用地需求;充分利用城市邊角空閑土地、中心城區功能搬遷騰出土地、城市公共設施新改建預留土地增建停車設施。

    一方面,挖掘城市道路、廣場、公園綠地、體育場以及公交場站、垃圾站等公共設施地下空間潛力,布局建設停車設施,鼓勵建設多功能綜合體。

    另外,在符合規劃、消防安全要求前提下,在城市中心區、商業區等積極推動停車樓、地下停車場、機械式立體停車庫等集約化停車設施建設。

    【管理】

    允許中小微企業和個人

    申請投資運營

    安徽省明確,今后將允許中小微企業和個人申請投資運營公共停車設施,原則上不對車位數量作下限要求。各市要簡化投資建設、經營手續辦理程序,對小型停車設施項目和利用自有土地建設的停車設施項目,實行備案制。

    值得一提的是,全省還將加強對停車設施及服務企業的監督管理,嚴厲打擊無證無照經營、違法施劃和隨意挪用占用停車泊位、私自圈地收費等違法違規經營行為,保障停車設施使用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記者 方佳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