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正文

    5G網絡實現地級市城區連續覆蓋 安徽不斷開創互聯網事業發展新局面

    2020年,安徽省“十三五”實現“皖美”收官。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我省攻堅克難勇毅前行,不斷開創互聯網事業發展新局面,為網絡強國建設作出安徽貢獻。

    固本強基促提升,高速寬帶網絡建設有突破。我省瞄準產業數字化、治理智能化、生活智慧化方向,積極落實“寬帶中國”戰略,加快推進網絡基礎設施和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2020年,全省光纜線路長度達到237.6萬公里;IPv4地址722.2萬個,IPv6地址222/32段,LTE網絡覆蓋4533.6萬用戶,分配IPv6地址數4460.4萬用戶,占比98.39%;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到2145.2萬戶,其中固定互聯網光纖寬帶接入用戶1955.6萬戶;移動互聯網用戶達5137.9萬戶,其中手機用戶5117.5萬戶;建設5G基站2.9萬個,5G基站累計達3.05萬個,5G網絡實現地級市城區連續覆蓋、縣城及鄉鎮有重點覆蓋、重點場景室內覆蓋的“三覆蓋”。

    科技創新輝煌閃耀,交出“皖美”答卷。量子通信、動態存儲芯片等一批原創性重大科技成果和關鍵核心技術令世界矚目,類腦智能等AI前沿領域原創性成果全球領先。天地一體化、江淮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先進計算、超算中心等重大項目快速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取得決定性進展,高質量科技供給得到有效保障,區域創新能力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應用助力安徽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我省綜合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推動“互聯網+”深度融入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為經濟高速發展、社會治理現代化注入強勁動能,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互聯網+工業”,賦能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2020年,我省數字經濟規模達1.12萬億元,增速排名全國第9位;1500余家企業通過國家數字化轉型新型能力標準評定,數量居全國第4位,“芯屏器合”“大智移云”成為現象級產業地標。

    “互聯網+政務服務”,“皖事通辦”實現7×24小時不打烊“隨時辦”。 2020年6月,“皖事通辦·一源五端”正式發布,提供電腦端、移動端、自助端、電視端、窗口端5種服務渠道,打造多端協同、城鄉覆蓋、數據匯聚的全渠道服務矩陣。

    “互聯網+農業”,數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2020年,全省建成農業物聯網示范點300個,大田生產物聯網技術應用試驗示范區4個;長豐、金寨、碭山、歙縣入選國家級數字鄉村試點縣。

    揚皖所長,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中展現新作為。我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優勢,協同打造數字長三角,不斷開創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從爭創國家數字基礎設施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區(長三角),到參與長三角數據中心和存算資源協同布局,再到加快長三角智慧交通、智慧水網、智慧廣電、智慧郵政建設,一張數字長三角的美好藍圖正在變成現實。 2020年,我省長三角“一網通辦”試點實現30項企業事項、21項個人事項跨區域辦理,186項移動端服務“無感換乘”,數量居長三角地區前列。

    唯有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才符合人民根本利益。我省持續加強網絡內容建設,構建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動網絡媒體行業蓬勃發展,為人民群眾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凝心織緊“一張網”,聚力下活“一盤棋”。全省統籌涉網管理部門行政執法資源,深度聚焦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建設。2020年,我省印發《落實〈關于加快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的意見〉工作舉措》,開展“江淮凈網·清朗2020”、網絡惡意營銷賬號整治等專項行動18項,開展掃黃打非、網絡借貸等專項整治16項,正式運行安徽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一連串動作,打出多主體參與、多手段結合的網絡空間治理“組合拳”。

    媒體融合發展進入改革創新 “深水區”,全省多地推出并完善無線Wi-Fi項目,上線城市新聞客戶端,利用“5G+4K+AI”技術實施媒體融合2.0工程,新技術新應用為網絡媒體發展注入新動力。從脫貧攻堅到中部崛起,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到“六穩”“六保”,2020年,我省組織開展網上重大主題宣傳40多項、大型網絡主題活動7場,運用短視頻、直播、VR、高清組圖等多種呈現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展現安徽之美。(記者 張理想)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