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正文

    今年以來肥東縣帶動20個行政村通過電商服務創收超過30萬元

    新農人、美女家庭農場主、電商扶貧合伙人……胡盼盼身上的一個個標簽,都離不開“農”字。

    一場寒潮后,暖陽再升起。 12月17日下午,記者來到肥東縣古城鎮古龍社區“新農人”胡盼盼的店中,看到稻米、掛面、咸鴨等農副產品擺放得整整齊齊。“現在冬天,種植基地冷清了點,但店里忙了不少。你看這掛面,是前兩天剛從鄉下農戶收上來的。”胡盼盼指著筐里的農產品對記者說。

    “90后”的胡盼盼是一位“農二代”,父親常年從事油菜籽貿易,哥哥胡世昌畢業后返鄉牽頭成立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 2013年,胡盼盼返鄉創業,擔任合作社的理事,開辦了胡盼盼家庭農場。 “我和哥哥的農業發展方向不太一樣,我比較偏向搭建消費平臺,將家鄉的好產品賣出去。 ”胡盼盼說。

    據了解,除了經營自家農場外,胡盼盼還擔任古城鎮松王社區的扶貧合伙人,免費為村民發雞苗,村民將雞養成后,她收購回來通過直播渠道銷售。

    “直播帶貨也是新嘗試,目的就是為消費者和農戶之間搭建一座橋梁,農戶可以將自己家的農產品及時銷售出去,消費者也得到了優質的農產品。 ”胡盼盼對記者說,今年7月份,她開始嘗試以直播形式帶領粉絲趕集,把古城鎮、石塘鎮、陳集鎮、張集鄉等周邊十幾個鄉鎮逛一遍,展示肥東豐富多樣的農副產品。

    如今,靠著良好的口碑和有效的產業鏈條,胡盼盼的電商銷售額每年達百萬元。今年以來,胡盼盼采用“你種我銷、你養我買”的方式,已經為120戶農民銷售過農副產品。胡盼盼助農發展電商模式,也吸引著一批“新農人”紛紛前來談合作。

    對于未來助農發展方向,胡盼盼在摸索中有了一個系統的想法:直播還原農場生態,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吸引游客現場體驗;微商獲取流量,驛站(社區)線下體驗、交易、提貨;微信小程序鎖定會員,吸引消費者再次復購;展會為農產品背書,提高品牌曝光率;農場旅游強化會員粘性,拉動二次消費。

    “新農人”活躍在鄉村,電商為農也有了新發展。近年來,肥東縣把促進農村電商發展和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有機結合,創新電商扶貧工作機制,推動互聯網創新成果和扶貧工作深度融合,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帶動農民增收、促進鄉村振興。“我們還制定2021年電商幫扶項目支持政策,安排專項獎補資金147萬元,推廣‘企業+電商+農戶’利益聯結機制項目,支持安徽惠之園食品有限公司等10家實力強、渠道廣的電商企業結對20個集體經濟落后行政村,帶動扶貧農產品銷售以及脫貧戶就業、創業。 ”該縣商務部門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肥東縣全年帶動20個行政村通過電商服務創收超過30萬元,累計帶動95戶脫貧戶戶均增收4.35萬元。 (見習記者 李明杰)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