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網上投票平臺解決了我的煩心事!”近日,家住澄邁縣金江鎮金馬花園小區的業主吳向軍心中的一塊“石頭”落了地,小區維修資金工作終于開始推進了。
近年來,在澄邁小區里出現的問題和矛盾日漸增多,如業委會成立難、小區公共事務決策難、業主與物業有糾紛等。今年8月,澄邁建立小區電子投票平臺后,業主投票這個“堵點”得到疏通。
小區急需維修基金改造。記者 孫春麗 攝
背景:候鳥型小區業委會成立業主投票難
澄邁縣的商品房小區多為“候鳥型”小區,只有少部分業主常住,通過現場召開業主大會的投票方式,往往因參會人數不足而難以達到關于選舉業主委員會的法定條件,導致小區共同決定事項表決效率大大減弱。
居民的投票積極性弱,投票的時間限制令決策難上加難。比如召開業主大會,應當于會議召開20日前公示相關信息,公示時間不少于10日,投票期限最多延長15天等。家住澄邁縣金江鎮金馬花園小區的業主吳向軍告訴記者,包括前期準備階段在內該小區的業主成立業委會足足用了1年的時間。“小區各方面都存在問題,因此需要成立業委會。為了動員大家投票,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
記者了解到,采取傳統的方式印制、發放、回收紙質表決表(選票)進行表決,在實踐中經常面臨發起投票難、核實身份難、識別假票難、耗費人力多、投票周期長、公信力不足、結果不真實等諸多問題,嚴重影響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在基層的落實。
破局:電子投票系統有助破解“投票難”
小區電子投票平臺便是在此背景下誕生的。澄邁縣經過多次專題研究,并借鑒海南各市縣住建及房管部門在平臺建設方面的先進做法,于今年8月初利用微信小程序,建立起澄邁縣小區電子投票平臺,業主只需在該平臺.上進行戶主身份認證,并綁定房屋信息,即可線上進行投票。
“登錄該平臺,選擇所在小區后,就可在投票界面看到一共三個選項,同意、不同意、棄票,簡單明了,業主可以遠程參與,解決了小區迫切成立業主委員會的老大難問題。”業主吳向軍向記者熟練地演示了該平臺的操作流程。
“原來想要動用維修資金,需要業主們現場投票,可小區大多住戶都是‘候鳥’,參與投票人數不夠,導致申請維修資金事宜一拖再拖。”吳向軍心中的一塊“石頭”落 了地,小區維修資金工作終于開始推進了。
“使用這個電子投票平臺的好處之一是投票過程公開透明,業主可以自主表達自己的意見,不用看其他人的臉色。”業主吳向軍說,目前小區正在申請維修資金。采用電子投票表決不僅方便、快捷,而且表決結果真實可信,對保障業主行使表決權、規范物業管理活動發揮了較好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記者了解到,使用電子投票以后,不少小區的業主避免了挨家挨戶征求意見的時間,也不需要各方監票,只需提交申請,投票后自動生成結果。一般來說,一個月內就可以完成整個表決過程。
“使用電子投票表決方式,能夠提高小區共同決定事項表決效率,有效解決候鳥型小區業委會成立難和維修資金使用難等問題,不僅給業主提供方便,更減少物業監管工作中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切實維護廣大業主的合法權益。”澄邁縣住 房保障與房產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還將建立健全小區電子投票平臺數據庫,為全面投入使用小區電子投票平臺系統打下堅實基礎。(記者 孫春麗 實習生 蘇夢燦)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