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12點45分,臨猗黃河大橋及引線工程山西側首節鋼箱梁順利就位,標志著臨猗黃河大橋進入上部結構施工階段。在20多公里外的運三高速三門峽公鐵黃河大橋連接線工程橋梁架設工作全面展開,一派熱火朝天景象。連接晉陜豫,我省對外開放兩條新通道建設加速推進。
臨猗黃河大橋及引線工程全長20.914公里,大橋長5427米,該工程為山西省重點工程,是我省高速公路網規劃中重要的出省口路段,建成后將與陜西省合陽至銅川高速公路順接。
此次吊裝的首節鋼箱梁重228噸,起吊高度40米。項目公司進行周密策劃和組織,科學配置施工資源,全程監控,規范有序地進行箱梁檢驗、裝運、提升、就位等,確保一次吊裝成功。臨猗黃河大橋上部結構采用免涂裝的耐候鋼鋼箱組合梁,用鋼量將達5.6萬噸,采用雙向頂推施工,單側頂推長達1912米,為世界頂推之最。
承建方中鐵建投資集團、中鐵十二局、大橋局、十七局組成的聯合體對該項目制定了奪取“汾水杯”、爭創“魯班獎”的質量目標。項目公司在施工中緊盯質量管理,對標“平安百年品質示范工程”建設目標,高質量推進品質工程創建活動:建設集“鋼箱梁板單元物料跟蹤”“鋼箱梁工廠遠程監控”“節段首件虛擬拼裝”等功能于一體的智慧建造中心,大大提升了項目管理效率;建立產學研聯合創新機制,針對抗震、抗風等施工環境開展科研課題攻關,解決了超長變直徑成樁、超長變截面箱梁焊接、超長聯高墩同步頂推等施工技術難題,形成了地方標準,填補了行業空白。
運三高速三門峽公鐵黃河大橋連接線工程則全長15.215公里,共有橋梁7座(不包括運三公鐵黃河大橋),將既有的運三高速公路運城至平陸段延伸至黃河,通過已建設完成的運三公鐵黃河大橋,連通運城平陸縣和河南省三門峽市。該項目的實施,將使山西與河南、安徽、湖北等省份的聯系變得更加緊密。
在建設者們的日夜奮戰中,兩條出省新通道輪廓逐漸顯現。運三高速三門峽公鐵黃河大橋連接線預計2022年實現通車,臨猗黃河大橋及引線工程預計于2023年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兩條新通道打通之后,從山西省運城市至陜西省銅川市、河南省三門峽市,車程將大幅縮短。我省與中部省份、沿黃省份及周邊省份的區域合作將進一步加強。(記者晉帥妮 通訊員陳禮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