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正文

    三亞舉辦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 繪制一幅美麗畫卷

    春種秋收,春華秋實。9月15日,三亞在天涯區檳榔村舉辦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慶祝活動,為豐收節增添了濃濃的喜慶氛圍,展示了新時代的農民精神風貌,繪制了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麗畫卷。

    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以“慶豐收 感黨恩”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包括歌舞表演、頒獎、趣味競賽、宣講等,多形式、立體展現三亞悠久燦爛的農耕文明、借助豐富多彩的豐收美景和廣大農民的時代風采,推動形成全民慶豐收、曬豐收、話豐收、享豐收的濃厚氛圍。

    9月15日,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三亞會場活動在天涯區檳榔村舉行。 武昊 攝

    當天16時許,一曲輕松歡快的《豐收年》舞蹈拉開活動序幕。舞蹈《椰林歡騰》、舞蹈《舂米謠》、歌舞《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精彩節目接連上演,觀眾們在歌舞中感受豐收的喜悅,現場一片歡聲笑語。

    舞臺上,歌唱舞蹈表演精彩紛呈;競賽區,手插青秧、男女押加、背“媳”挑戰,激情又刺激。趣味競賽活動中,比賽項目紛繁多樣,趣味十足。隨著一聲哨響,“手把青秧插滿田”比賽開始了,4位平均年齡50歲的“農家好手”像小伙子般沖進比賽場地,在由木板制成的“插秧區”里一展風采。參加“阿哥阿妹趕椰忙”活動的“大部隊”也不甘示弱,一人一棍兩椰子,誓要比比誰最快。一個個冠軍產生,一陣陣歡呼此起彼伏,比賽現場成了歡樂的海洋。

    “手把青秧插滿田”比賽現場。三亞市委宣傳部供圖

    活動還表彰了一批三亞市“明星農民”“明星農業企業”“明星農技師”,鼓勵他們繼續發揮標桿、引領、示范作用,激勵更多的農民、企業積極投身“三農”工作,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

    來自育才生態區那受村的蘇真軍獲得了“明星農民”表彰,他說:“有這么好的收成,要感謝黨和政府的惠農政策。”2014年,蘇真軍結束打工生活,回家學農機、種瓜菜,日子越過越好。“我參加了政府舉辦的農技培訓,并購買了一臺旋耕機,開旋耕機幫人耕地,每耕一畝地能掙110元至180元不等的勞務費。加上自己種植冬季瓜菜、芒果等作物,一年有十幾萬元收入。”蘇真軍說。

    海棠區鐵爐村村民周志全也獲得了“明星農民”表彰。一次偶然的機遇,他原本只想幫助母親賣雞,發現商機后,便辭去穩定的工作,開始在家鄉創業。后來,他在瓊海學習綠色養殖技術,利用家鄉富足的資源養雞,獨創綠色養殖鏈:用水管引來山上溪水,用母親種植的玉米、小米以及米糠養雞,再把雞糞用于種植甘蔗和養魚。

    舞臺上,歌唱舞蹈表演精彩紛呈。三亞市委宣傳部供圖

    2020年,周志全牽頭創辦三亞眾和農民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高品質的綠色散養黎家雞。“最初,年出欄量大約幾千只雞,現在的年出欄量已經有一萬多只雞了。”周志全說。

    據了解,近年來,三亞市全面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等扶貧政策,按照“三不減三提高三加強”等要求,大力開展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等,不斷提升扶貧造血能力,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全市16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已于2016年底前全部脫貧摘帽出列;建檔立卡2235戶10063人已于2019年底前全部脫貧退出。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農產品展示展銷區,對三亞農產品進行集中展銷推介,雞蛋、百香果、竹筍等農產品“悉數登場”。“我家的土雞蛋很受歡迎,不到一小時就賣出了近百個。感謝政府提供的平臺,讓我們有了更多的增收渠道。”來自天涯區抱前村的村民麥雅芳說。

    在當晚舉辦的“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講環節,活動采取宣講、知識問答、歌舞表演的形式,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宣傳展示三亞市“三農”領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堅定信心跟黨走。

    糧食豐收,農民增收,農村面貌也發生變化。據悉,2020年,三亞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21億元,是2010年的2.57倍;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89元,是2010年的2.83倍。農業產值和農民收入實現翻番。

    接下來,三亞市將以此次豐收節活動為契機,積極發揮“明星農民”的榜樣力量,凝聚起鄉村振興的磅礴偉力,廣泛發動農民兄弟以主人翁的心態積極參與打造自貿港鄉村振興樣板間的工作中來,依托南繁科技城,著力打造“農業+科技”“農業+旅游”“農業+貿易”的三亞樣板,大力推行三亞市美麗鄉村建設管理提升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擘畫三亞鄉村靚麗風景線。(撰文/嚴玫)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