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正文

    加速城市數字化轉型 青島多項舉措幫助中小企業降成本

    6月27日是聯合國中小微企業日,“中小企業服務月”系列活動——京東中小企業服務“滿天星計劃”(青島站)今天在青島市工業互聯網會展中心啟動,計劃為青島中小企業打通數字化上行通路。副市長耿濤出席并致辭。

    “滿天星計劃”是由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與京東集團聯合發布面向中小企業的專項服務計劃,根據“友好合作,共享共贏”的原則,以“拓銷路、降成本,精準化城市服務”為主題,聚集社會各界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的臺、機構,共同推進打造“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的服務中小企業能力。

    活動中,青島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與京東集團簽署了共建京東滿天星計劃青島站合作協議,市北區政府與京東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加強青島市與京東集團戰略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著力于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產業發展,破解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痛點、難點、堵點,多渠道多維度多場景推動全市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具體而言,京東將聚焦青島中小企業在采購與產品銷售上存在的困難,以多項舉措幫助中小企業降成本、拓銷路,一方面通過京東企業購定向發券助力中小企業降低采購成本,另一方面將以京東京喜、京東工業品、京東豐客多作為重要臺,幫助企業快速入駐,拓展線上銷售通路。

    “20多年前,京東在北京中關村也僅僅是一個4方米的小柜臺,京東是從中小企業發展到大型企業的典型代表。我們對中小企業發展中面臨的困難感同身受,也非常愿意把經驗和資源拿出來服務中小企業。”京東集團副總裁孫志祥說。

    京東的蓄勢而發與加速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青島可謂高度契合。

    去年12月,賽迪顧問發布的“2020中國數字城市百強榜”中,青島位列全國第七。今年,青島提出要在數字青島建設上扎實奮進創一流,把數字青島建設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數字青島2021年行動方案》為抓手,推動一批重點項目盡快落地實施,力爭青島數字化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其中,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被視為城市數字化的重要課題。從事制造業的主要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是制造業數字化的關鍵環節。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全市中小企業達613212家,占全市企業總量的99.8%。在當前全球疫情起伏不定、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迅猛上漲的背景下,中小企業面臨需求不足、訂單不足、流動不足、生產成本上升等困難,客觀上更加迫切需要數字化轉型,提升生產、采購和銷售等數字化能力。

    針對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青島已經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勵企業“上云用臺”,不僅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將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管理等核心業務能力向臺遷移,還在全行業推動工業企業實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升級,此外更通過資金獎勵方式,鼓勵各工業互聯網臺對中小企業購買和使用云計算資源及臺服務費用給予優惠。

    活動中,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還發布了兩個與中小企業有關的報告,報告顯示我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民營企業家信心持續增強,市場主體、民間投資、企業實力、國際貿易、稅收就業等主要指標逆勢增長。其中,國內第一個由政府主導編制發布,以衡量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的指數報告《2020年青島市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指數報告》顯示,2020年青島市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綜合指數值為118.86,相對于基準年2019年高出18.86%。七個一級指標中,總體、創新、協調、開放、共享、特色六個指標高于基準年份。而《2020年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研究報告》縱觀了2020年青島市民營經濟運行總體情況,反映出我市去年市場主體規模穩步擴大,民間投資逆勢上揚,企業創新活力不斷增強,稅收就業貢獻突出,呈現出“穩、升、活、實”四大特點。不過,報告也指出青島民營經濟在技術創新能力、龍頭企業整體實力、人才結構、融資等方面的劣勢。特別是與深圳等先進城市相比,青島在創新定位、創新投入、創新能力和創新水方面存在著較大差距。(記者 周曉峰)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