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正文

    進一步簡化就業報到手續 北京出臺多項政策保障高校畢業生穩就業

    6月23日,北京市2021年就業創業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北京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賀銳介紹,本市就業局勢穩,呈現出“人企崗”全面增長的良好態勢。1-5月,就業參保人數穩步增加,5月底達到1089.4萬人,同比增加25.8萬人,就業主體和新增就業崗位也穩步增加。期,北京市出臺多項政策,通過鼓勵靈活就業、以訓興業、創業帶動等保障群眾就業。

    重點保障

    今年,普通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首次超過900萬,達909萬。其中,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24.5萬人。為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北京在全國率先提出取消本市用人單位錄用高校畢業生的入職重復體檢,進一步簡化就業報到手續。

    同時,完善了人社和教育線上招聘臺。目前,已組織開展專場招聘219場,累計提供就業崗位130余萬個,促進了人崗匹配、市場化社會化就業。

    畢業生到基層就業、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等也是北京鼓勵的方向。今年,北京持續做好鄉村特崗教師、鄉村振興協理員、科研助理等崗位招聘,到基層就業的畢業生明顯增多。例如,今年計劃招聘鄉村振興協理員508人,報考人數達2357人,同比增長83.5%。

    除了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殘疾人和就業困難人員等也是保障就業的重點群體。賀銳介紹,通過支持企業吸納、增加城市公共服務類崗位、公益崗位托底安置等舉措,1-5月,北京已幫扶6.8萬人實現就業。

    在鼓勵農村勞動力多渠道就業方面,1-5月,已有1.65萬名農村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完成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的3萬人轉移就業指標的55%。

    創業帶動

    創業創新是激發城市活力的主要途徑,在帶動就業方面也卓有成效。如何進一步鼓勵創業?賀銳表示:“要集聚首都創業創新資源優勢,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強化創業扶持政策,擴大創業擔保貸款人群覆蓋范圍;打破戶籍限制,實現在京創業人員同城同待遇。”

    據統計,截至一季度末,北京市17家政府融資擔保機構在保擔保規模達到925.3億元,同比增長9%;一季度新增擔保規模166.8億元,同比增長6.9%。

    今年開始,北京加大了創業服務力度,實施創業帶動就業三年行動計劃。通過提供資金、政策、人才等服務,擴大就業容量、提升就業質量。同時,形成創業培訓、融資支持、孵化基地、成果轉化等全鏈條創業服務。

    目前,北京建設了500余家眾創空間和孵化器,有力支撐了國際科創中心和“兩區”建設。打造“創業北京”品牌,開展創業創新大賽。特設鄉村振興專項賽,引領涉農創業項目創新發展。今年將實現新增創業單位4萬家,創業帶動就業崗位20萬個。

    以訓興業

    除了創新創業,對于更多勞動者來說,重培訓、強技能也是高質量就業的實現方式之一。賀銳表示:“要完善面向全體勞動者、全職業生涯、全過程銜接的終身職業培訓制度;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支撐首都高質量發展和勞動者高質量就業。”

    目前,全市技能人才363.9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12.3萬人。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化解結構就業矛盾,北京市聚焦科技創新、城市運行保障和生活服務業等重點領域,支持企業以訓興業,開展崗前適應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轉崗轉業培訓、以工代訓。

    6月17日,市人社局、市財政局聯合發布《關于深入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通知》,這是自2020年以來援企穩崗培訓補貼、一次培訓補貼、以工代訓補貼政策實施后,北京再次出臺的新的培訓補貼政策,即以訓興業培訓補貼政策。

    “本次政策拓展范圍和標準,由本市參保企業擴大到個體工商戶和民辦非企業單位,建立分類補貼新標準,由去年40課時1000元的標準調整到按線下線上不同類型、課時不同數量等分類補貼。”北京市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處處長王小兵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同時,“北京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管理臺”也得到了優化升級,建立了市場化運營新機制,匯聚政府、臺、企業、職工四方合力,提升培訓的針對和有效。靈活多樣的培訓新模式實現線上線下課時銜接、直播點播課程互動、知識技能跨界學,豐富通用、專業化課程體系。

    在培訓課程里,包含人工智能、大數據、5G技術等新職業培訓內容,還增設了互聯網營銷、網約配送、媒體運營等新業態培訓課程。今年以來,全市共培訓82萬余人次,惠及企業2萬余家。(記者 陶鳳 王晨婷)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