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專項報告披露呈明顯加速之勢,4個月前,國資委發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方案》提出“推動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專項報告,力爭到2023年相關專項報告披露‘全覆蓋’。”
據統計,截至2022年8月31日,在中證全指的404家央企上市公司中,有261家披露了單獨編制的2021年社會責任報告(含可持續發展報告、ESG報告,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報告等不同命名方式的社會責任類報告),披露率達64.60%。而上一年同期,只有223家央企上市公司披露了單獨編制的2020年社會責任報告。
“ESG代表了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相關指標體系,較為注重公司的可持續發展。”陽光時代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國企混改與員工持股研究中心負責人朱昌明表示,推動中央企業控股的上市公司ESG信披建設,不僅有利于其建立健全ESG治理體系,推動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持續成長能力和長期價值的提升,此舉更是解決上市公司與投資者之間信息不對稱問題的重要舉措。
此次《方案》也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探索建立健全ESG體系提出明確目標。具體來看,中央企業集團公司要統籌推動上市公司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進一步完善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ESG)工作機制,提升ESG績效,在資本市場中發揮帶頭示范作用;立足國有企業實際,積極參與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ESG信息披露規則、ESG績效評級和ESG投資指引,為中國ESG發展貢獻力量等。 (杜雨萌)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