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貨幣 > 正文

    我國互聯網地圖日均位置服務請求次數最高達1300億次

    在政策扶持下,我國導航電子地圖、互聯網地圖產業迅速發展,促進了社會經濟建設、方便了人民群眾生活。

    今年8月29日是第19個全國測繪法宣傳日,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以百度地圖、高德地圖、騰訊位置、華為地圖等為主的企業位置服務開放平臺,互聯網地圖日均位置服務請求次數最高達1300億次,日覆蓋用戶數超過10億人次,全球興趣點(POI)總數最高達2.6億、覆蓋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開發者超過230萬,服務超過60多萬移動應用,地圖展示與搜索支持70多種語言,全球路網覆蓋超過7000萬公里。

    據悉,目前自然資源部已形成遙感影像數據保障常態化機制。2021年,2米分辨率遙感影像制作完成4版(每季度1版),覆蓋我國全部陸域范圍;1米分辨率遙感影像制作完成1版,覆蓋黑河—騰沖線以東及西部部分城市。今年4月,自然資源部正式發布資源三號03星、高分七號衛星激光測高標準產品。衛星激光測高產品可用作高程控制點,同時在極地冰川監測、湖泊水位測量、森林樹高測量及碳匯估算、灘涂淺水地形測量等方面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截至2022年7月底,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天地圖”的日均地圖訪問量超過8.14億次,累計注冊開發用戶超過80.79萬個,支撐應用超過73.18萬個。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互聯網地圖 社會經濟建設 人民群眾生活 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