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貨幣 > 正文

    周小川澄清數字人民幣三大誤解

    隨著場景的逐步鋪開和試點的不斷深入,如今,數字人民幣引發越來越多的討論:究竟數字人民幣如何實現可控匿名?是否會取代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又將如何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率先落地哪些場景?5月22日,在2021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中國金融學會會長、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名譽院長周小川在演講中對“數字人民幣”進行深入探討,對目前的一些觀點進行了糾偏,并對后續發展的一些問題提出中肯建議。

    澄清三大誤解

    目前,有觀點認為,數字人民幣要替代美元的主導地位。周小川對此表示,DC/EP(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系統)的發展主要立足于國內支付系統的現代化,提高效能,降低成本,且著重服務零售支付系統,其設計目的和努力方向沒有想要取代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和國際上支付貨幣的地位。

    還有說法將數字貨幣的研發和試點與人民幣國際化掛鉤。周小川指出,人民幣支付系統的現代化、數字化會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提高人民幣地位、提高人民幣的跨境使用,但人民幣國際化更多取決于體制、政策上的選擇,取決于我國改革開放的進展,而不是取決于技術上的因素。

    數字人民幣和支付機構的關系也一直是業內的關切。對此,周小川在會上也進行了回應,直言“央行推動的DC/EP和e-CNY(數字人民幣)是想取代現在第三方支付的角色”這一說法,是一種妄議。周小川表示,央行推動數字人民幣不是想取代第三方支付的角色,彼此并非互相取代的關系。

    “數字人民幣是雙層系統,整個研發隊伍由央行組織,還有工農中建等商業銀行、多家電信運營商以及幾大第三方支付機構共同參與研發,都是在他們以往工作的基礎上,瞄向升級換代的新臺階。”周小川打比方解釋道,“大家都是在一條船上,有時候也會有不同意見,有時候也可能在有些問題上會有爭議,但畢竟是一條船上。并不是有些人說的好像是一種內斗,誰會取代誰的說法。”

    此外,周小川在會上還談及了數字人民幣可控匿名的問題。他指出,支付系統必然要在保護隱私和反洗錢、反恐、反毒品和反跨境賭博之間取得平衡,一方面保證隱私,同時還要對某些活動實行必要的監控,要在中間尋求某一個平衡點,可以選擇稍微偏左一點或者稍微偏右一點,這并不是一個數學上能夠精確定位的點。

    注重對跨境的零售使用

    除了澄清多個誤解外,會上,周小川也分析了后續數字人民幣應該注重什么問題。

    會上,周小川多次談及人民幣國際化的問題。在他看來,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貿易國家,貨幣的地位應該提高,而且也確實有提高的潛力。這些年在技術方面也有很多開發,譬如跨境人民幣的支付系統(CIPS)等。但是否可以利用數字貨幣這類技術,上一個很大的臺階?周小川直言,不要太高估技術方面的因素,更多的是體制和政策上的因素,還有未來改革開放選擇的問題。

    “一個貨幣能否被廣泛接受,可能取決于一國的經濟體量、貿易體量、對外開放程度,不是說能夠強求國際上的用戶做出什么選擇,(客戶)都是有自主選擇權的。所以這種運籌的廣泛性,不僅是一個技術特性。”周小川解釋道。

    周小川進一步表示,數字人民幣會率先嘗試對跨境的零售使用,包括旅行者商務訪問之間的使用,也包括現在比較時興的零售網購等。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批發金融交易、貿易匯款等各個方面,要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還需要在政策體制方面不斷向前邁進,相信未來在這些方面能夠取得進展,才是人民幣國際化取得實質性進展的重大步伐。

    目前,不少人士都在期待人民幣走出國門,數字人民幣又如何在眾多的貨幣選擇中脫穎而出?會議期間,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張曉燕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數字人民幣使用方便、結算便捷、防偽性強,這些特點將成為人民幣的優勢,作為進出口貿易商優先考慮的結算貨幣。

    “很多央企跟我透露過,他們也非常希望能夠使用國內貨幣來結算。”張曉燕指出,數字人民幣的引用也就提供了可選方案。不過,在她看來,數字人民幣要在國際上使用,需要各大銀行的結算,要追蹤每一筆交易計算量非常龐大,保密性要求又特別高,目前這一套底層技術還不夠完善,而且在國際市場合作中,國際銀行是否愿意接受也存在不確定因素。在她看來,要把數字人民幣推出去仍需要時間。

    金融科技專家蘇筱芮表示,數字人民幣固然可以為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積極影響,但在當下,主要還是取決于體制、政策上的各種行動措施,比如觀察貨幣能否被廣泛接受以及貨幣抗沖擊能力。在她看來,“數字人民幣在跨境場景除了要解決技術問題,還需要國與國之間的各類協調,如貨幣政策、結算機制等;另外跨境貿易中的信用問題、貿易融資如何通過數字技術解決也面臨挑戰,個人比較贊同目前以零售為主的方向,批發類業務需根據具體的技術水平、運用場景來從長計議”。

    “別想一口吃成個胖子”

    目前,我國數字人民幣仍在有序試點中。在地區試點上,已形成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北京、上海、海南、長沙、西安、青島、大連“10+1”格局;同時,試點場景豐富,已覆蓋文化旅游、民生服務、大學校園、商業連鎖、公共繳費、交通客運、示范街區、三農等特色化場景。此外,試點活動多樣,既包括消費紅包抽簽活動,也增加了支付滿減優惠,并采取多地聯動方式,促進跨區消費互通。

    針對數字人民幣試點以及跨境支付,會上,周小川也總結道,“我們在選擇利用數字化、利用互聯網提高支付系統現代化,邁上一個臺階的時候,究竟在哪個方向上這個臺階可以邁得比較大,取得的效果比較明顯,這是我覺得在選擇方面需要考慮的”。

    周小川說道,“別想一口吃成個胖子,說我弄了一個系統,可以拍胸脯吹牛,既能解決零售支付,又能解決批發系統,交易所系統也都完全改造了,貿易結算、匯款等所有問題都解決了。這個我看也不現實,所以如果做了這個選擇,進行了研發和試點,也要有定力,不能這山望著那山高”。

    事實上,對于數字人民幣何時推出問題,監管曾多次強調,正式推出尚無時間表。

    “目前,數字人民幣要全面落地面臨的最大挑戰仍是技術上的挑戰。我國14億人口,假設百分之百都用了數字人民幣,那么每天我們要面對的是幾百億甚至幾千億的交易,還有那么多企業,每一筆交易要做到可追蹤,這是一個多么龐大的數字和計算量?”張曉燕指出,技術的要求是第一挑戰,此外,商業銀行如何對系統更新換代,如何提高商戶、個人對數字人民幣的使用舒適度,這個適應期同樣需要較長時間,目前,數字人民幣還有一段較長的路要走。(記者 岳品瑜 劉四紅)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