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經 > 正文

    貝特瑞前三季度營收175.68億元 同比增長156.43%

    “北交所市值一哥”貝特瑞10月26日晚間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5.68億元,同比增長156.4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12.6億元,同比增長52.44%。其中,隨著下游電池材料需求持續提升以及新增產能釋放,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收入持續攀升,一二三季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0.79億元、61.22億元和73.67億元。

    貝特瑞的主營業務是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行業延續了高景氣度,推動動力電池裝機量不斷增加。中國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月至9月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193.7GWh,同比增長110.5%。與去年相比,今年前三季度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翻番。

    公司日前在接待機構調研時表示,市場整體需求旺盛,公司今年三季度的負極出貨量穩中有增。正極方面,常州貝特瑞年產5萬噸高鎳三元正極材料項目已于7月正式量產。

    面對市場變化,貝特瑞持續擴產鞏固正負極材料行業領先地位。今年以來,公司已經啟動深圳、天津、江蘇、惠州等正負極材料生產基地產線擴建項目,也在山東陽信、山西長治、云南大理、四川宜賓、四川蘆山等地布局石墨化及一體化項目,產能正在逐步釋放,石墨化自給率逐步提高。

    在深耕鋰離子電池材料行業的同時,貝特瑞精準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加快石墨負極傳統技術路線及工藝革新,加快推進對硅基負極、鈉電硬碳等新型負極材料的前瞻性布局。公司日前接待機構調研時表示,硅基材料第三代已逐步實現量產,第四代處于開發中;布局鈉電硬碳負極,已具備產業化能力,正在建設硬碳量產線。

    國金證券研究報告指出,鈉離子電池2023年有望逐步開啟量產,硬碳為鈉電原材料國產化“卡脖子”環節,海外單價高達20萬元/噸。貝特瑞在鈉電類硬碳負極開發處于行業第一梯隊,產品認可度較高,已在建量產線,有望實現率先放量。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貝特瑞 前三季度 營收175.68億元 同比增長156.43%

    熱門資訊